2月4日的亞布力漫天飛雪,政府高官、經濟學者、企業老板們包機飛抵亞布力,這里是中國經濟界的年度盛會。每年的正月十五元宵佳節,中國經濟界的精英們,總會在白雪皚皚的亞布力關注中國的未來。中國品牌網:2012年的亞布力,命運與希望成為焦點。
2012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也許是宿命,今年的亞布力正好是第十二屆。轉瞬之間,已經12年屆了,從2月4日的包機可以窺見,盡管已經走過了12年的時光,亞布力還是一個小孩子,企業家的名單中清一色的國內著名企業家,民營老板成為主角。經濟學者的名單中,沒有一位來至國際有影響力的。政府官員除了亞布力地方官員,就是一干退休的金融官員。跟達沃斯動輒就是國家總統、總理、首相那樣的陣勢相比,亞布力在品牌的影響力方面還需要努力。
亞布力的焦點一直放在國內,跟達沃斯有著天壤之別,盡管兩者都是在漫天飛雪的冬天商討經濟問題,不同的是達沃斯的關注更為宏觀,他們的視野有專項的討論,更有全球命運的關注,比如美國金融危機的化解、拯救歐洲,亞太新興市場的轉型等等。亞布力的主角是企業家,中國經濟政策的導向決定企業的戰略轉型,企業家們的視野自然放在企業家的未來跟命運的層面。行業趨勢成為企業家們更為關注的焦點。
“亞布力更像是國內的一個企業家俱樂部,每年元宵節的會議更像是一個Parry。”一位參加了多屆亞布力論壇的企業家感嘆,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經濟經歷了多次的轉型轉軌,除了國有企業資源優化配置功能強勁,民營企業可為十年河東。當年第一批從股市上發家的企業,以德隆系為首的民營企業早已消失,現在出現在亞布力論壇的,更多的是最近十年的新秀,更多是新興產業。
亞布力的開場好戲是高西慶論戰張維迎。高西慶,曾經的證監會副主席,現在的職務是中投公司總經理。張維迎,曾經的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院長,現在是自由經濟學者。他們論戰的近兩年的經濟政策好與壞。一個是在野搞研究的,當然他擔任院長的時候那是夾著尾巴,鮮見批評政府論調。一個是在朝的高管,真正在中投有多大的決策力?兩人的論戰注定南轅北轍。
張維迎最后的觀點是兩年的政策是壞的,未來的改革只有到真正的危機出現之后才可能發生。張維迎老師可能是亞布力的寒風吹多了,最終的結果是打著自由經濟學的旗子,干起了利益代言人。經濟學者的貢獻在于前瞻的理論跟現實的建設性。高西慶一直是推崇改革的,從當年回到中國,到現在依然活躍在改革前線,遺憾身在體制內,他認為中國未來需要尋求新的增長點。現在這個問題高層比商人們著急,因為國家沒有多少個4萬億可以砸。
吳英案在亞布力成為焦點。一個20多歲的小姑娘,在年前終審宣判死刑,現正在等待最高人民法院的死刑復核。吳英的死跟集資有關,法院判她死是說她集資詐騙,重要的依據是吳英將部分集資款給消費了,沒有用于投資生產。吳英案事關民間金融的未來,現在抨擊體制、熱血請愿刀下留人者眾,亞布力論壇上也是一片的義憤填膺。非常遺憾,除了熱血,沒有專業的化解之道。
民間金融在限行法律沒有修訂之前,就是在紅線上跳舞。
法院只是依照律法審判,這也是文明國家司法獨立的根本。吳英案中出現過所謂的聯名信要判吳英死刑,這樣的干預司法獨立是典型的司法腐敗,人治的惡果勢必導致冤假錯案。吳英案現在到了死刑復核步驟,最高人民法院只有兩個選項:核準與否決。核準的后果是草菅人命成為歷史性的話柄;否決,司法向網絡輿論低頭?當局是不愿意開這個口子的。
亞布力討論企業家精神,經濟學者、政府官員們濟濟一堂,什么是企業家精神?老板要將企業當成企業公民,只有以公民的角色才能讓企業的員工獲得公民角色。吳英自身并非完美無瑕,但也并非其罪當誅。吳英的企業目前看沒有做成企業公民,吳英的企業家精神在入獄之前沒有形成,當然也沒有時間跟機會。那么現在號稱擁有企業家精神的亞布力精英們,義憤填膺無助于吳英案的峰回路轉。
專業,通過專業的技術途徑,實現多贏的拯救。救吳英是為民間金融打開一扇窗,拯救不是聯名信,也不是義憤填膺,對立的情緒只會加速吳英的死亡。相反,求同存異的化解之道能夠救下吳英。最高法院的路徑不是最好的,但是至今留著一個拯救的窗口,這個窗口可以多贏,可以在司法的范疇進行有效地解救。這是考驗中國司法界智慧的時候,我相信游戲規則之內的智慧一定會超越情緒的宣泄。
元宵佳節,冰天雪地。亞布力要追求的不僅僅是企業家的精神,更重要的是企業公民的智慧,學者不是去吊起來賣自己的所謂智慧,更重要的是理性建設性的意見,官員更多的是制度與執行層面的可行性研究,而不是空洞的口號叫喊。十二年一個輪回,十二年的堅持。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現在面臨諸多的問題:市場、資金、人才、政策,還有企業公民的社會責任,企業家精神追求。
鄧小平曾經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在國家宏觀調控下使市場在社會資源配置中起基礎性作用的經濟體制。改革開放30多年了,鄧小平南巡講話20年了,中國的經濟猶如放衛星,云集亞布力的精英們圍爐而飲,追憶鄧小平的市場觀。鄧小平在改革之初提出,中國的改革一定要摸著石頭過河。
現在是權貴們摸著石頭不想過河,甚至還想摸更多的石頭。亞布力自然也不是河中的分食者,也不用如張維迎教授那般激動,要想讓在河里的人過河,要想真正推動市場、政府跟企業的鴿子歸位,需要的是智慧,不是嘴上風暴。鄧小平的市場觀為現階段中國模式核心,在未來20年,市場如何定位,政府是何角色?企業家精神在哪里?一切的一切都需要在碰撞中產生智慧的火花。
資訊整理:中國品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