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相關的媒體報導稱在互聯網購買的大牌進口化妝品80%都是假貨,為什么會造成進口品牌化妝品假貨如此之多呢?其實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那就是品牌+渠道+價格這三個因素得不到平衡的發展,才會導致如此多山寨的進口化妝品在互聯網上銷售。

那些進口化妝品品牌為何放著大把的錢不去賺呢?不直接進駐電商行列呢?其實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因為品牌+渠道+價格這三個要素只接影響著。國內的電商雖然已經很普及,但給人的印象還是層次較低。國際大牌不愿意做電商,基于品牌因素的考慮較多,擔心電商渠道拉低了品牌地位,會直接影響到品牌的附加值。他們不屑于跟小品牌并列,那樣等于是自降品牌身價,就好像在線下開店,他們一定要選擇黃金地段,因為那是品牌形象和身份的象征,這又是他們賴以生存的根本所在。
電商的化妝品給人的感覺就是低等次,根本不可能上檔次的。而國際大品牌更不愿與這些二三線的小品牌作競爭,從而低級自身現有的價值。大品牌的化妝品他們的消費人群都是不喜歡購網的,雖然這部分人只有20%,但卻是占了80%的利潤,品牌商不會因為20%的利潤去得罪這部分人,電商渠道做不做對他們的影響不大。
由于大品牌的化妝品牌進貨渠道比較難,他們不可能授權給電商,因此,電商就要尋求新的進貨渠道。要不就是從代理商哪兒進貨,但是從代理商進貨不穩定的因素很多,供貨量不穩定,且一旦被品牌知道會對相關代理商進行極為嚴厲的處罰;要不,電商就是直接使用假冒產品,找到相關的工廠代工生產,然后再從網上出售。
在一些電商平臺出售的商品,單從價格就能判斷出是假貨,因為有些折扣比廠商出貨價還低,不管是進口還是走私的正品,都絕對不可能做到那個價格。但國內的消費者貪圖便宜,而且嘗試假貨的成本也不高,給這些造假售假的提供了市場。
種種的因素給網上出售進口化妝品提供了很多的便利,有由于國民貪小便宜的心理,給這些售價的電商提供更多的生存空間。進口大牌化妝品在網上難以買到真貨就是這些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