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后的“回暖”讓一眾二手房賣家松了一口氣,此前不斷壓低價格也沒法完成二手房交易的現象,在今年三月出現了好轉,讓不少二手房賣家再度看好房市。一部分賣家回調年前下調的掛牌價,期望在這一輪小陽春里,虧更少的錢,將房子出售。
然而現實卻是,今年的小陽春的質量遠不如去年。23年的小陽春量價齊漲,買賣雙方階段性博弈。24年的小陽春小幅放量,賣方加速降價離場。
今年小陽春二手樓市的回暖呈現的是“環比提升”,而非同比提升。一方面,二月份是春節假期,二手房交易量一般不會太高;另一方面,小陽春的到來主要是不少二手房賣家壓低價格出售房產。
這意味著,二手房漲價只是賣家的一廂情愿。
一年比一年弱的小陽春
今年的小陽春遠不如去年。
今年的小陽春打破北上廣深房產不降價的神話。以深圳為例,3月25日,深圳市房地產中介協會發布數據,2024年第12周(3月18日至3月24日),深圳全市二手房成交量(含自助)錄得1286套,環比增長6.6%。
而成交量提升的代價是二手房房價的走低,樂有家研究中心數據顯示,截至3月19日,一季度深圳二手成交房源里超81%的成交價低于指導價,其中低于指導價20%以上的占比目前已經達到20%。
而針對未來的行情,有觀點認為未來的小陽春將會一年比一年弱。支撐金三銀四是兒童入學的需求,為了讓適齡兒童順利完成下半年的入學,不少家庭會在3月和4月通過買房獲得相應學區的入學資格。然而我國近幾年的生育率呈現下滑的趨勢,這意味著每一年需要入學的兒童數量減少,導致未來購買學區房的需求也在減少。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支撐房地產交易的主要是改善型需求。廣州在今年1月27日發房樓市大禮包,官宣“限購范圍取消120平方米以上戶型限購”、鼓勵“租一買一”和“賣一買一”以及“商服類物業不再限定轉讓對象”等多個利好政策。
這意味著,改善型購房需求將在廣州得到支持。當前,二手房市場里的一部分賣家并非投資型賣家,而是改善型賣家。這類賣家期望通過出售現有的房產獲得資金購買條件更好的房子,這讓這部分賣家擁有更多的調價時間和空間。
事實上,改善型購房需求成為房地產市場主要需求,說明當前的房地產正在回歸“居住屬性”,大量基于投資增值需求的炒房客加速離場,而拉低了二手房房價。投資邏輯下的房地產,依靠的是下一個高位接盤的投資客或者剛需,而過去幾年,這類需求已經被大幅度消耗。購房需求也隨之回落。
家電市場局部繁榮
針對一手房的限跌政策,讓一手房房價保持穩定,而二手房成為了房地產的主要交易市場。體現在家電零售層面就是換新需求占據了主導地位,家電市場由此進入慢增長周期。由于房地產市場的持續萎縮,家電市場告別高速增長時代,轉而需要在“經營”上多下功夫。
近年來,家電產業出現了顯著的變化。隨著消費者需求由剛需普及轉變為品質改善,家電產品不再通吃,企業需要仔細研究消費者的細分需求,以獲得出貨量的增長。彩電領域是需求細分最明顯的板塊,針對當下年輕人的個性化需求,衍生出了包括游戲電視、社交電視等細分品類。
而隨著傳統大家電增速的放緩,家電產品也轉向新興需求的開發上。盡管中國家電市場已經成熟飽和,但仍然存在大量的需求沒有被發掘滿足。尤其是在“解放雙手”層面,洗碗機以及掃地機器人等新興品類的市場潛力仍然有待挖掘。相較于傳統家電,洗碗機、掃地機器人的滲透率偏低,也成為了近年來高速發展的品類。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中國消費者尤其是中老年消費者的觀念并未扭轉,洗碗機、掃地機器人等新興品類的普及存在一定的認知阻礙。和傳統大家電不同的是,中國消費者對洗衣機、空調、冰箱、電視的接受度非常高,因此容易普及。而對洗碗機、掃地機器人的接受度普遍不高,同時也沒有建立對相應產品的需求認知。比如為了節省購買洗碗機的錢,寧愿花時間手動洗碗等等。
業內人士建議,維護家電市場新興品類的局部繁榮,企業需要重視對消費者的市場教育,幫助消費者發掘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