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下午消息,阿里巴巴第二屆“全球XIN公益大會”今日在杭州舉行,在教育分論壇中,馬云再次登臺發言,稱近百年的教育是為工業時代而準備,但在信息數據時代,應該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孩子。“不能把孩子變成考試機器,今天很多教的方法機器都會取代,未來要學的是創造性。”
在馬云看來,人們大可不必擔心未來機器會代替人,“人類會越來越厲害,機器永遠不可能取代人類”,談及人機圍棋大戰,他表示,圍棋是設計給人玩的不是給機器玩的,人要跟機器去比下圍棋是自取其辱。
目前教育中,“大量的資源放在了大學、研究院,我認為是不靠譜的”,馬云認為,應當向幼兒園、小學、中學傾注更多資源,幼兒園和中小學是一個人學習習慣養成的重要階段。
馬云稱,衡量一個國家的教育水平、文明程度,不在于大城市和精英階層,而在于鄉村做得多好。農村教育發展水平如何,貧困地區所受的教育資源是否足夠,是一個國家文明的重要標準。“扶貧真正的目的是去扶人,鄉村教育振興了,這個國家的教育才會振興。”
“現在的教育過度關注教,而忽略了育。馬云認為,”每個人有自己的天賦,每個人有自己的成長,這才是教育應當專注的東西。
“中國最大的資源是每年兩千萬新生兒童的腦袋,14億人的腦礦是真正的金礦。”馬云表示,全世界每年新生兒加起來有一兩億,中國至少占了10%。我們怎么把中國兒童的“腦礦”開發好,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發展他們的智商、情商和愛商,是我們今天所面臨的最大挑戰,也是最大的機遇所在。
馬云透露,自己最后還是會回到當老師這一行,未來會把所有精力和想法都放在教育上。
以下為馬云演講全文:
大家下午好,我想一天的會議很辛苦。我一直在關注這個論壇的進行,感謝大家花了很多時間,很多的精力來進行分享。
我這么覺得吧,這么多人聚在一起討論鄉村教育,討論教師的發展,其實真的是蠻有意思,用的都是大家自己的時間。今天我們沒有人在這兒捐款,但你們捐出來的是最寶貴的東西,那就是時間和精力。其實我們每次這么的討論,我覺得如果能夠有一句話,一個觀點,影響一個人,這個人發生變化,就很了不得。如果能影響一個校長,這個校長至少會影響二三十個老師。影響一個老師,這個老師至少會影響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學生,我覺得這其實是公益會進行分享交流的主要原因。
我自己離開教師崗位很多年了,所以完全是在教育外面的外行。但是看到自己以前受的是教育訓練,而因為教育,也讓我在整個阿里巴巴發展過程中受益匪淺,所以心里永遠覺得我是商業的外行者,我其實進入商界完全是誤打誤撞,本來就想玩兩年,沒想到一搞搞了20年。最后還是會回到當老師這一行,我自己覺得我能夠得心應手。而且也是性格所造成的,我總覺得對很多東西充滿好奇,充滿想象,并且我是一個處女座的人,求完美,想改變。
我想未來幾年,以后幾年,我還是會回到教育,把所有精力和想法都放在教育里,我覺得它至關重要。這兩天我剛剛從印尼回來,前兩天在印尼看了女子足球,看了排球比賽后想法很多,但人的精力畢竟有限。人家說你怎么到處都在,老是看你這兒講,那兒講,其實我是不太愿意講的人。我要出去參加的活動只有兩種,第一是當年這個人,或者這個會,這批人幫過我,幫過我們的人,這個情是一定要還的;第二,答應過的事情是一定要實現的,一定要去做的。但有時候光是答應的事情就讓你很累,然后人一輩子過來發現要感恩的人太多。
現在和以前不一樣,以前我可以胡說八道,說了反正也沒人聽,沒有人信。現在你講話,別人有點信了,那就壓力很大。我其實每次參加任何活動,去講話的時候,現在莫名其妙,至少會緊張三天,跟以前真不一樣。因為覺得身上有擔子,有責任。以前我講我數學考了1分,很多人覺得數學不重要,大家都不學數學。我那時候講了,沒過腦子說下來。其實仔細想想,我數學是蠻好的。我高一時是班里數學課代表,高二我直接從文科跳到理科,沒有念高二,那時候不需要考數學,我考外語專業,結果沒有考上。我是82年考,83、84年,84年之后高中變三年制了,高一、高二、高三我都沒有念,然后去考數學。我后面復習的速度比較快,慢慢撿起來了。
有時候講話不注意,就說數學考了1分還引以為傲,誤導了很多年輕人,認為數學不重要,其實不是這么回事。今天給你的時間有限,不可能嘮嘮叨叨把東西講光。我每次去講,講對了是應該,講錯了,或者沒有講仔細,或者我自己沒有搞清楚的會成為標題,然后麻煩就大了。當然,我也不怕麻煩。
今天我們討論的是教育,我自己覺得教育在今天顯得尤為重要,今天技術革命的到來,使得我們都在擔心機器,都在擔心機器人,都在擔心未來的科技會把很多就業人(替代),人越來越可怕,現在越想越糊涂了。大家認為未來機器會控制人,各種擔憂,各種恐慌,各種焦慮都出來了,其實大可不必,人類永遠會越來越厲害,機器是不可能取代人類。我一直講,機器只有芯片,人類是有真正的心,這個心是智慧的源泉所在,人類在不斷的改變。
但有一點是可能的,我們近百年來的教育方法是為工業時代準備的。到了數據時代,信息時代,什么是我們要教的東西。過去100年,我們學會用知識和科技如何適應工業時代,適應的人越來越成功。但是進入信息數據時代的時候,應該要用不同的方法去教育我們的孩子。我有時候在想,我們這些人落后了,失敗了,沒工作了,我們還能熬一熬。如果未來孩子失去了把握未來的機遇,那真的麻煩大了。
什么是未來的教育,我們應該怎么樣去教育孩子,其實我覺得我們大家都是家長,最頭痛的是回家以后看到孩子天天在忙著教育,天天忙著補課,家庭作業多得要命。但是沒辦法,就得把孩子往那兒送,就必須得補課。什么是未來的教育,今天我們不能把孩子變成高考考試的機器,未來的孩子要學的是創意,創造性,建設性,所學的東西還真不一樣。因為今天最怕所學的所有東西,機器都做得比你好,孩子會越來越沮喪,而且他越辛苦越搞不過人家。
我那一年就笑話那些下圍棋的,AlphaGo,那些棋手組織起來和機器人搞。第一天就想到不要和機器人下圍棋,肯定下不過它。它記性好,算法比你快,而且沒有脾氣。棋手脾氣大了,一大就亂出棋。圍棋是設計給人玩的,不是人和機器玩的。從汽車第一天設計時,你就知道你是跑不過汽車的。有吊車出現這一刻,你就知道你的力氣一定沒有吊車大,所以人要和機器去比誰下圍棋快,那是自取其辱,沒機會。現在大家理解了,也慢慢放棄了。
什么東西是你永遠可以取勝的,這是未來教育要認真去研究,去思考的。特別是我們以前講究情商,和人打交道的。智商,和這種科技大教導的。我今天早上講我們要有愛商,因為只要有愛商的人,人們才會越來越向他靠攏,很多資源會向他靠攏。其實中國現在面臨的挑戰,全世界教育碰到的問題,不是中國碰到的問題,是全世界的教育都碰到的問題。
我覺得一個國家最大的資源是什么,我認為中國最大的資源不是煤礦、石油,中國最大的資源是每年2千萬新生兒童的腦袋,14億人的腦礦是真正的金礦。
過去30年中國的開放,中國的進步,最重要是改革開放是一個巨大的紅利,我認為知識就是力量。恢復了高考,我們有了知識后,社會取得了巨大的進步。過去三四十年中國進步有一個了不起的教育,中國人可能比任何一個民族都注重教育,注重學習。高考,像我們這種人考試考了三次,還得考。原因就是說,知識武裝了我們。
今天也一樣,每年中國大概誕生2千萬左右的兒童,全世界可能加起來就一兩億兒童,中國至少占了10%不到的數字。這些腦子,我們怎么把它開發好,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讓他們的智商,讓他們的情商,讓他們的愛商,讓他們所受的教育和未來不一樣,這是我們今天所面臨最大的挑戰和最大的機遇所在。
我其實是蠻擔心今天中國很多人口袋里有錢,腦袋里啥都沒有,你腦袋里有的東西,有知識,你身上學到的東西是誰都剝奪不了。錢,會破產,會被人騙,會瞎投資沒了。但是這些孩子腦袋里的知識,他學到的東西是沒有人可以從他們身上剝奪過去的,他們終身受益。父母給孩子的,我自己這么覺得,良好的身體,還需要有個教育。有良好的生活環境,使他們有良好的性格。至于2千萬新生兒童,我們怎么培養他們。
中國以前的教育,我認為很好,但現在出現大量資源放到大學、研究院和博士,我認為這是不靠譜的。我認為應該把教學資源放在幼兒園,放在小學,放到初中,放到高中。等到你放到大學、研究生已經太晚了,木頭已經成型了,很難搞。
我自己覺得,我們在幼兒園教學,在小學教育,在中學教育,我們應該傾注大量心血。一個人愛不愛讀書,其實小學、幼兒園、初中,已經把良好的讀書習慣養成了。一個人前面不想讀書,基本上怎么搞也搞不好了。后面這種偶然現象,整個概率是在前面的。包括我們的教育,我們的教育應該把資源投入在城市里呢,還是資源投入在最貧困的地區。我個人覺得,衡量一個國家的教育水平、文明程度,不在于大城市,精英階層,而在于低端做得多好,農村教育做得多好,農村教育文明發展得多好,貧困地區所受的教育資源是否足夠,這是一個國家文明的重要標準。
我們現在確實有北大清華,但不是每個人都能進北大清華。所以我在想,一個社會的進步不在于有多少精英,而在于底層數字,我們做得是否足夠。鄉村教育發展,國家教育才會好;鄉村教育振興了,這個國家的教育才會振興。扶貧真正的目的,我們經常講消滅,我們消滅的是貧困,你永遠消滅不了窮人。我們消滅的是貧困,而扶貧真正的目的是去扶人,讓人自強,讓人有信心,讓人有能力,讓人懂得怎么樣再度起來。
昨天晚上我和孫楊還聊得蠻晚,人家講中國喜歡足球,其實我對足球一點興趣也沒有,我對足球運動,團隊運動本身東西非常感興趣。為什么當運動員,為什么讓孩子參加運動,很重要的是讓孩子懂得什么叫失敗,什么叫挫折。哪有運動員都贏,你永遠贏,我不跟你玩了。人不可能永遠贏的,我今天有時候想,我們在運動時學什么,為什么我們的運動做不好。我是外行,但外行也可以發言。
中國的運動講的是集體主義精神,真正的運動講的是團隊主義精神。集體主義是把所有個性都消滅掉,而團隊是一定要有個性的。我是外行,但我在講,我那時候喜歡看公牛隊,喬丹他們的公牛隊,羅德曼的責任就搶籃板球,拿了球之后,他自己也可以扔,但他認為交給喬丹扔更準確一些,喬丹的概率更高。每個人要明白自己什么是最強,不能讓團隊失敗。
所以我自己這么覺得,我們今天如何讓未來2千萬兒童,讓他們各個不同,做最好的自己。我有時候想想,有些人讀書就是天賦,你怎么讀讀不過他,我們都有過這樣的,他就是上輩子讀書帶來的,你真生氣,沒用。有些人呢,讀書讀不好沒關系,他體育好、唱歌好,總有東西很好的,讓他在這個地方成長起來,做最好的自己。
現在我們的教育整個世界都一樣,中國尤其嚴重,不管是楠木也好、杉木也好,全部劇成木板。每個人都不一樣,怎么把每個人的天賦發揮起來,每個人受到尊重,每個人有自己的成長,這是教育應該要有專注的東西。老師累,不是累在一天備多少節課,而是一個班40個學生,你要明白40個學生的強項和弱項,根據他們的特點教育。我們在試驗的云谷小學,為什么一定每個人都得有回家作業,我就不相信一個學生在學校里待了6個小時還沒有學完,回家做3個小時會學完了。每個學生的回家作業應該是不一樣的,有些語文好,有些數學好,就是應該不一樣。回家最應該做的是什么,多做運動,多搞藝術。
中國家長有一個問題,認為運動不就妨礙讀書了,其實不是那么回事。運動會促進讀書,讀書好的人,要真正運動好的才牛。而且換句話說,我是三天前在印尼和奧委會主席巴赫兩個一起坐著聊。其中他講到科學證明,人只要運動,大腦里就有氧氣,氧就多。氧多的人記憶力好,能夠專注,能夠記的東西長一點。反正我沒有試過,但我覺得是有道理的。其實運動和讀書是不矛盾,合在一起才是真正我們要的人,他們是活生生的人。
我自己覺得,我們把一些問題想明白,希望孩子是怎么樣,孩子希望是怎么樣。貧困的地區,包括農村,我前段時間講要把學校拆并了,網上一片罵聲。還有人跳出來說我不接地氣,我覺得我比他們接地氣多了,我看的鄉村老師,我去的鄉村學校一定比罵我的人多。但有一樣,包括貧困地區怎么發展。我記得汶川地震的時候,我去了汶川,到了青川去看了一個村,哎呦,那個村,后來我要當那個縣的經濟顧問。我去了那個村之后,真不知道該怎么當,啥都沒有,沒法發展。
但是這個村里有100多戶人家,領導說為了保障這些難民,原村住在原地,這個地方就在這兒建好回去。我是大不以為然,這些村民可能幾百年前由于戰亂的原因,由于什么原因,可能兩戶人家搬到這個地方,待在那兒。那時候森林資源、土地資源能夠養這一兩戶人家。經過一兩百年之后變成100多戶人家,它的資源不能支持,有時候該搬出來的就得搬出來。把孩子搬出來,老人自然跟出來。
現在農村的問題還是挺大,所以我個人覺得鄉村教育是可以搞得好。教育農村最差,但是正因為農村薄弱,農村才是我們明天教育最大的機會所在。其實應試考試,農村也想應試考試,但它沒有機會。我考試進大學之后一個班24人,23個從農村來的。現在大學里越來越少純農村出來的,前兩天媒體上看的,爸爸拎著包,推著車,把孩子送到北大讀書,上了大新聞。我覺得我們那時候都這樣,現在的問題是農村的孩子怎么沒機會這樣了。
農村的孩子有很多的天賦,在音樂、體育、美術各方面都能夠發展。所以我自己覺得馬云公益基金會,我是不太喜歡加這個名字,在我腦子里,馬云跟我不是一個人,馬云是馬云,我是我,這是兩回事情。他們說一定要加上馬云,意味著承諾,承諾我是愿意做的。但大家記住,我不是那個人,那個人是你們想象中的人。他第一沒你們想象的那么好,也沒你們想象的那么壞,你們已經把他想象成那個樣子,反正我是不愿意當那個人!
我們基金會在鄉村教育上面,我希望多關注在音樂、體育、美術,因為人一定有這種想象力。音樂,只有通天堂的人才能夠懂音樂。體育不好,我自己覺得這有什么用。我們那時候的教育體育,變成了不是很熱愛運動。我是覺得挺悲哀的,我前幾天還在公司里又講了那個例子。我有個朋友到加拿大移民,移民的主要目的是讓他女兒到加拿大學滑冰,冰上芭蕾。我很好奇,冰上芭蕾,我們國家隊不也挺好的,一點毛病都沒有,加拿大未必比我們好,好在哪兒,他講了個理由,我覺得有道理。
他說加拿大學冰上芭蕾的時候,這個音樂,跳的時候真正沉浸在音樂里面。中國哪怕音樂馬上換成京劇,他們照樣一樣滑的,不明白音樂本身是什么。你們明白我在說什么,真正熱愛音樂。中國只要是人都會唱歌,但并不代表你欣賞音樂,懂音樂。我們都會跑步,不等于你是運動員,并不等于你熱愛運動。這一方面,我自己覺得音樂、體育、美術就是要從小開始教起,從托兒所、幼兒園開始教起。這些文化是種子,教和育是兩回事。我們現在的學校過度關注了教,而忽略了育,育是品德,育是性格,育才是一個人有魅力。有的時候這個人很聰明,讀書很好,但我就不喜歡他。育不行,德不行。
什么叫團隊,為什么打籃球、足球重要。場上中國11個人,踢起來像110個人,真正的本事是把11個人踢得像一個人一樣。排球也一樣,各干各的還了得。為什么叫團隊,我發現我把球傳給李連杰,他永遠不把球傳給我,我就不跟他玩了,大家之間互相配合,我們的孩子太需要這些東西。尤其中國過去是獨生子女家庭,我們太需要孩子要學會團隊。不會團隊合作,中國怎么和世界團隊合作。我們的孩子不會團隊合作,他們怎么可能受人歡迎。
有時候這個人讀書不好,但他就是哥們,我們就喜歡他,我們有這樣的人。小學的時候,一開始讀書好,我們很佩服他。后來發現我們喜歡他,愿意跟他交朋友,因為他與眾不同,他懂得很多跟人之間交往的東西,他有愛,他講義氣。我是屬于這樣的人,讀書不咋的,但是朋友很多。教育把它倒過來,有些孩子每天垂頭喪氣回來,考試考不好,多大點事,明天再來一次。但如果人不喜歡你,你身上缺乏這種東西的時候,沒人愿意。我們這樣的孩子培養出來都沒有意義,這是我現在想的。
所以我特別感謝姚明、惠若琪這些體育明星,體育的人出來以后到鄉村教育,幫助那些體育老師,幫助那些人喚起對體育的熱愛,對運動的熱愛。我去年在北京一個餐廳里面剛坐下,隔壁就是一個體育學校,一個體育老師在上課,我發現他背著手,在罵人。我菜點好了,他還在罵人,半個小時在罵人,你說孩子怎么可能有興趣呢。最后我發現男生往這兒跑,女生往那兒跑,運動就被搞壞了。我們對運動的熱愛,對美術的熱愛,對藝術的熱愛欣賞,我們對音樂的欣賞,這些東西機器再牛也搞不過的。
我在想這是我們一定要關注教育的育,中國的教已經很牛了,大家說中國教育不好,我們的教非常好。你去哈佛北大,看看國外這些名牌大學里面讀書好的都是中國人,特能考試又怎么樣呢,畢業之后又怎么樣呢。你如果不懂得跟人合作,沒有大愛,沒有責任,沒有擔當,不敢出來說NO,這種人是不會受人歡迎的。這是我覺得在教育上面,教育不是把孩子送給學校,是學校的責任,家庭、社會都應該合在一起。
另外,我自己覺得如何搞好鄉村教育。我也有不少想法,也感謝馬云公益基金會的工作同事做了大量努力,不斷的總結經驗。其實鄉村教育,特別是貧困地區很多小學空無一人。大家知道希望小學有多少空在那兒,很多學校里六七個孩子分成四各年級,哪個老師愿意去。我們經常說鼓勵鄉村教師,剛才童校長,我自己覺得你講的非常好。但有一個東西,我們做公益的人是喚起社會對教育和鄉村教育的關注。如果鄉村教育不是國家社會全部投入,靠公益是撐不下去的。我們這些人就是呼喚、努力,盡最大的努力讓社會關注。但真正要干事是國家要相信,家長要真正相信,大家共同去投入。
每個人都希望他成為雷鋒,但我們不能讓雷鋒穿補丁的衣服。我們要讓鄉村教師受尊重,但不能讓鄉村教師連工資都發不起,讓他們跑到很遠的地區,四五個學生,十來個學生,條件之差,我覺得這是不公平的。我自己覺得學生少,老師不愿去,學生教不好,形成了惡性循環。學校難以為繼,大家看到的都是好學校,你要看看真正的學校,所以我提出要并校,住宿學校制。
時代變了,我們那時候考試考得好的是農村學校,那時候知識青年下去了一幫人,那幫人教書教得很認真。后來教育改革后,好的老師都抽到城里,今天留在鄉村的留守兒童,爸爸媽媽在那兒打工,留下的老頭老太加上一些孩子們,誰愿意去這些地方。我最近還看到一份報告,馬云教育提出這個想法有點不接地氣,當年中國國家就搞過并校計劃,沒成功。當年沒成功,那是90年代、80年代。當年沒成功,我是每天不成功每天在努力。憑什么八九十年代不成功,今天你就不努力了。今天高速公路已經是這個樣子。而且這些孩子留在家里不陪父母,根本父母不在家,所有父母都在城里。爺爺奶奶管不了他們,一下課全亂了套,所以鄉村教育,寄宿制教育使得我們把學校資源整合起來,教師資源整合起來,把社會資源整合起來,真正開始關注,這是我們應該要走的路線。
當然,好在我們這些人從來不在乎別人怎么罵,怎么說的,覺得自己對就搞下去了。阿里巴巴也搞了19年,我認為鄉村教育搞個二三十年問題也不是很大。反正我們不要人家錢,他支持很好,他不支持,我們也要干的。因為這個不是為了說我們做得多了不起,而是我們覺得真正你到農村去看的時候,真不可思議。21世紀,在中國這樣的土地上面,七八個孩子,兩三個老師。而且七八個孩子還是不同的年紀,有二年級、三年級,就亂了套了,我們應該把他們并起來。
我自己覺得,我們要想辦法把這些東西搞好。人想做好,真正想做的人永遠不缺理由。不想做的人,永遠少不了借口。哎呀,這里做不好。反正我自己覺得,我們真正學會的是,別人在努力做一件事情,你有不同意見,你和他交流。人家要堅持做,very good。我覺得在座每個人請多關注鄉村教師,他們變革是我們國家巨大的進步。
假設我們今天這樣的社會,每年依然有上千萬貧困兒童缺乏良好的教育,大家知道缺乏營養我們看得出來,像我這樣瘦,感覺嘰嘰歪歪的樣子,如果能把缺乏教育的圖畫出來,非常可怕。缺乏教育的這張圖如果描繪出來,我們這個國家,這個社會,這個世界,有多少人是嚴重教育缺乏者,這些人一定會給社會帶來麻煩,給我們的孩子帶來麻煩。
你不要認為你照顧好你的孩子就可以,因為他的同學,他的時代將來會有大批這樣的人出來。為了自己的孩子,為了我們自己的未來,都花點時間在鄉村教師上。而鄉村教師也希望大家多關注鄉村的校長,很多校長是沒有經過訓練的。因為老師干了十年,其他沒有老師,他就當校長去。他也不知道什么叫財務,什么是招聘,什么叫激勵。如果校長沒有經過領導力的培訓,管理的培訓,系統的培訓,會發生什么事情。校長沒有遠見,這個學校還搞得好嗎,搞不好。
我們去年推出鄉村校長計劃,我深以為傲,盡管這是第一年開始,我們盡量讓鄉村教師走出去。他們去年去美國去了十天,而且得到很多朋友的支持。那天他們到了紐約,我突然想到跟他們到聯合國逛一逛。那些校長跑到聯合國,在安理會凳子上坐了坐,拍了照片,回來至少可以吹三年牛,這個很重要。為什么到海南三亞去搞鄉村教師頒獎,很多老師都沒有見過海,沒有坐過飛機,沒有住過五星級酒店,你怎么讓這些孩子對未來有想象,讓他們有體驗。
包括師范生的培訓,感謝校長們。特別是住宿制學校要搞好。住宿制學校有太多的東西做,都是麻煩。不用告訴我這很麻煩,那個很麻煩,不麻煩要我們做干什么。一定是麻煩,總得有人犯錯誤,總得有人嘗試,總得有人分享這些東西。今天我在這兒感謝大家,感謝所有人對教育的關心,對未來教育的關心。感謝大家,其實我們說是靈魂工程師,但有幾個人拿到了工程師的工資待遇,有幾個人真正覺得自己在做了不起的事情。我們如果把教師也當做每天8小時工作流程的話,麻煩就大了。
今天馬云公益基金會專注在教育,教育將會是我們的熱愛,教育將會是我們的專注,如果大家有好的建議共同參與。大家如果愿意貢獻,雖然不會像姚明運動員去教,哪怕你去待半天,看看住宿兒童,看看鄉村教師,我覺得這就是對中國最大的貢獻。包括網上只要有鄉村教師的新聞,點開看一下,給他們點個贊,我覺得這就是最大的福報,最大的功勞,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