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居圈,白手起家的企業家不在少數,而能將小作坊發展成為大家具制造品牌的百強家具掌舵人陳曉太,在國內可謂首屈一指。他堅信“產品如人品”,始終專注于用德國工藝打造德國品質,用工匠的精神鑄就不凡的產品,最終終于助力百強完成了從制造品牌向商業品牌的完美跨越,為中國的消費者帶來了更加環保的、品質更高的家居生活。
百強家具總裁陳曉太
從家具制造的基礎工藝學起 陳曉太苦苦鉆研推銷之道
說到百強的成立,陳曉太表示,其實父親才是百強真正的創始人。“父親原本在國營單位,主抓基建事務。改革開放以后,父親下海做起了木工的活計。”陳曉太回憶,90年代初,市場經濟需求量巨大,父親做的家具很快就能賣掉,而且收入頗豐。于是,父親就在家里做了個小作坊,雇了二三十個工人做家具,幾年下來便積累了百萬財富。
畢業后陳曉太想從事銷售工作,但父親卻堅持讓他從基礎的制作家具學起。“父親委托了工藝高超的老師傅,帶我學了兩年。直到我不運用機械,也可以完整的、熟練的把家具做出來。”
然后,陳曉太的父親才同意他去哈爾濱道里區的透籠街賣家具。看似簡單,其實不然。 “起初,我大概有十幾天沒賣出去一件家具。論質量、款式、做工,我自認不輸給任何一家企業。可是半個多月下來愣是一件家具也沒賣出去。”初來乍到的陳曉太還沒搞清透籠街的“經營之道”,著急上火卻一籌莫展。眼看周圍同行每天神不知鬼不覺的就能把家具賣光了,他只好想出了一招“偷師”!“我每天就跑到別人的家具后面,躲著偷聽,看他們是怎么把家具賣出去的。”按照他們的方法,把自己產品的優點提煉出來,就這樣,陳曉太漸漸總結出了自己的家具推銷之道。
說到這里,陳曉太神情有幾分得意,“我推銷的能力到什么程度呢?即使不是買主,聽了我對家具的介紹之后,也會愿意拿錢來買。這便是一個好的銷售人員在銷售過程中能達到的最高境界。”就這樣,大概用了一年時間,陳曉太便成為了當時哈爾濱市場上銷售最快的、家具賣的最好的人。
轉戰北京 百強建造北方最大的德國標準單體車間
1990年,陳父在北京考察一個月后,給陳曉太拍了封電報:“速處理,快來京。”陳曉太當時不太明白,通話之后了解到,“北京家具生意好的要命,市場相對規范,利潤也更好。”于是他們就在北京租用了一家校辦工廠,開始了北京的家具創業之路。從此時,陳曉太便肩負起了家族企業的銷售重擔,到全國各地搞展銷,吃盡了人間辛苦,但同時,也鍛造了一顆永遠都不服輸、永遠都要做最好的強大內心。
當時北京的家具市場確實比哈爾濱更規范,利潤空間也更大。但是,也存在局限性:家具沒有常規的銷售地點,只能通過“展銷”的方式,“比如軍博或者虎坊橋有展覽,展覽的這幾天,所有北京市民都到那兒去買家具。但是賣完這幾天,就再沒有地兒賣家具了。”勤奮的陳曉太自然不會甘心于此,北京展會忙完后,他便會跑到外省去賣,德州、長治、東營、呼和浩特……都去過。
山西長治是讓陳曉太印象深刻的地方,在那里,他度過了人生中最艱苦的歲月。“我在長治租了一個文化宮,開始長期銷售家具。自己掛橫幅、去電視臺做廣告,生意很不錯。”但伴隨而來巨大的工作量,卸貨、搬貨、賣家具、送家具、組裝家具,都壓在陳曉太一個人身上。雖然是一個東北大漢,但是,“一個人住在陰森的文化宮里,身邊又有大量的現金,還要看著滿屋的貨,心里確實一刻也沒有輕松過” 。
所有的辛苦終將會有回報,1994年北京世紀百強家具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成立。既無資本又無“背景”的陳家憑借著來自東北的樸實、誠信的經營之道得到了北京消費者以及當地政府的接納和支持。90年代初,家具市場信息并不發達,為了獲取最新的商業信息、了解當下的時尚趨勢,陳曉太在區領導的協調幫助下,多次跑到珠江三角洲學習調研。只要發現任何有關家具信息的報紙、雜志、宣傳畫,他都要買回來研究、推敲,并反復實驗,力求生產出時尚大氣、堅固耐用的產品,力求百強的產品能夠“做得最完美”。
百強順義工業園
從2000年起,百強家具大量購進德國設備逐步替代國產及亞洲出產的設備,從而使百強家具的生產設備配置在國內同行業中達到了絕對的領先水平。2006年,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百強家具斥巨資在順義興建百強工業園,并聘請了德國專家來梳理整個車間的制造流程和管理,順義工廠的標準化管理已經和德國同步。通過一系列的管理創新、技術改造、營銷拓展,百強家具在競爭激烈的家具市場上殺出重圍,被稱為行業內的“一匹黑馬”。2018年底,百強文安工業4.0智能化新工廠也即將投入運營,屆時百強將在北京和河北文安兩地擁有54萬平米生產基地。
一個家具企業,從設計到產品定位,從原料選材、采購到生產工藝,從營銷策劃到銷售服務,每一個經營環節,陳曉太都爛熟于胸,可以娓娓道來。而這些,在多年以后,都成為了陳曉太經營和管理一個大中型企業的寶貴財富積淀。公司也從最初的父子作坊、木器工廠,成長為專業生產及經營高檔實木與現代板式家具的大型綜合性企業。
持續創新 讓百強走上快速發展之路
近來,同質化問題嚴重,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對此,陳曉太表示,“在各大家居賣場中穿梭時,消費者往往會覺得許多品牌的產品看起來都大同小異,似曾相識。這說明家具產品同質化現象仍在延續。而且據我了解,還演變出價格戰、口水戰等行業內的惡性競爭。因此,百強立志創新,跳出圍墻,提倡原創設計,提高百強家具的辨識度。與此同時,也希望為行業帶來新的動力,最終推動整個家居行業的發展”。
新德堡系列臥房
新德堡系列餐廳
2008年,百強推出厚重大氣的黑森林系列,上市十年來,刷新了國內單系列產品的多項紀錄,屢創銷售佳績;2009年,推出“新羅馬”系列,在實木家具市場效果斐然,并在廣州家具展上獲得制造工藝金獎;2010年攜“哈利木屋”系列產品亮相第25屆廣州國際家具博覽會,榮獲得組委會“材料應用金獎”; 2015年推出全屋定制,突破標準化生產的“常態”,全面走向“全屋定制化”道路;2016年 為了更好的滿足80/90后新消費群體的需求,“新德堡”系列正式發布亮相;2017年,第32屆深圳國際家具展上,百強家具與27次獲得“紅點獎”的德國著名設計師Martin Ballendat合作,推出的北歐現代風格的“馬丁系列”,首發亮相就榮獲組委會推薦大獎(黑金獎);2018年打造的銷售新模式“百強+生活家”正式開業,這使得百強從產品創新邁向了銷售模式創新的發展之路。
馬丁系列客廳
馬丁系列餐桌椅
迄今為止,百強家具已經擁有400余項外觀專利,創新能力成為百強發展的首要動力。從早期的“黑森林”、“新羅馬”、“歐福萊”、“美侖漫步”,到集中重點發力“馬丁”、“新德堡”和“百強+生活家”,百強家具從原來豐富的子品牌發展策略,開始集中到精準定位發展戰略:“馬丁”系列面向中高端收入人群;“新德堡”系列主要面向主流的80/90后消費人群;而“百強+生活家”的誕生,則是通過不斷深挖不同消費群體的潛在需求,為其提供一種裝修和家居體驗的全新生活方式。未來還會涵蓋西餐、咖啡等餐飲服務,陶瓷和床上用品等家居軟裝,實現硬裝、軟裝、家具等整裝一站式服務,為大眾帶來全新的沉浸式購物體驗。
百強+生活家餐廳
百強+生活家門廳柜
圓“德國情結”百強打造德國品質產品并代理歐洲多個頂級高端家居品牌
熟悉百強家具的人都知道,陳曉太和百強家具有著很深的“德國情結”,廣告語“百強家具,真的很德國”便很好的說明了這一點,為何陳曉太對德國家具如此偏愛,他介紹道:當年,爺爺擁有一輛德國產的自行車,后來傳給了父親,幾十年過去了,這輛自行車依然保存完好,每一個部件都結實耐用!它的優良品質深深觸動了我們家幾代人。后來,當我和父親、兄弟開始創業時,父親就說,百強必須向德國產品品質看齊,所以,至今我們一直在堅持……
的確,家具的研發始創于德國。他們設計的家具不一定是最藝術化的,卻是最實用的。德國人做家具采用規模化生產,可以更好的節約材料。為了打造具有“德國品質”的家具,百強嚴格要求使用材料的質量,力求每一件家具都堅固耐用,呈現“最好,最完美”的狀態。
為了讓產品更環保,百強家具采用的進口板材是甲醛排放等重要指標達到國際F★★★★級的板材;實木產品采用成本高昂的水性環保漆及環保膠,以及后來的德國進口木蠟油……事實證明,時至今日,這些材料多數已經成為國內高檔家具最流行的標配,被廣為推崇。
如此堅守品質,還源于陳曉太經歷的另一件事情:有一年去德國參加家具博覽會的時候,參觀了一個家具工廠,看一個德國老木匠做抽屜,他不僅把表面打磨得很光滑,而且還花費很多時間把抽屜的背面也磨得光亮。我很不解,就問他,反正買的人也看不到背面,粗糙些也沒關系吧?這個德國木匠很認真地說,我能看得到!
這件事對陳曉太的觸動特別大。回國后,對于所生產的產品,他要求自己的產品在看得到以及看不到的地方都要處理的一模一樣,表里如一。注重細節、制作嚴謹、絕不偷工減料,無論是木材、工藝、五金等,百強人都用精益求精的精神去對待。炮制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把“真的很德國”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
值得注意的是,百強家具還是歐洲多個高端家居品牌的獨家代理商:德國軟體家具領導品牌KOINOR,德國餐廳和客廳家具品牌VENJAKOB,擁有120余年歷史的奧地利傳統實木家具ANREI,意大利功能家具OZZIO,意大利知名原創自然風尚品牌家具Riva 1920。產品風格各具千秋,滿足客戶多元化的需求。不管是熱愛生活、秉持個性,還是追求自然、尊崇品質,亦或關注細節、兼具理性與感性雙重行事風格的人,在這里,總能找到專屬于自己STYLE的產品。
“努力打造中國最優秀的家居企業”,這是陳曉太始終未變的目標,“未來家具企業發展的成功,一定是綜合創新能力博弈后的成功!”這是陳曉太對百強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最終定義。隨著“百強+生活家”銷售新模式的創建,百強家具在陳曉太的帶領下,又將進入下一個新征程。見證著百強一路走來的我們,完全相信,百強家具的明天會更好,陳曉太的百強之路會越走越堅實,越走越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