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由華夏幸福智庫及鯨準聯合舉辦的“遇見?未來城市未來產業分享沙龍暨華夏幸福智庫論壇第7期”在北京舉行,論壇分享了氫燃料電池、增材制造、石墨烯、免疫細胞治療、人工智能、柔性顯示、基于深度學習的圖像識別等未來產業研究成果。這是華夏幸福智庫“雙新(新技術新產業)”部分研究成果首次對外發布。
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院長顧強在論壇致辭
“當前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中國經濟面臨著一些新問題新挑戰,中國的未來發展路徑成為研究熱點。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著眼于智能、生態、高效、健康和可持續等主題,洞察發展新趨勢、新態勢,研判未來5-10年能夠突破和高速成長的技術和產業,尋找新動能,助力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院長顧強表示,希望與各方廣泛合作,預見新技術、新產業,培育經濟增長新動能。
在新技術引領、新需求驅動下,未來產業在演化特征、發展規律、運作模式等方面都將有別于當前成熟技術和既有產業,呈現出獨特魅力,帶來顛覆性變革。圍繞影響未來5-10年的新技術、新產業開展研究,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產新智庫)聯合業界多家機構,以技術路徑研究為主線,綜合未來市場規模和應用前景預測,客觀評價對未來有重大影響的新技術和新產業,為未來產業的發展提供最具價值的洞見。
研究報告顯示,中國石墨烯產業目前占全球市場半壁江山,未來5年內將進入高速增長期。隨著高質量石墨烯薄膜制備技術趨于成熟,性能調控、功能組裝等技術瓶頸突破,柔性顯示、傳感器、集成電路等尖端領域應用將打開局面,石墨烯將依次走過賦能型應用、替代型應用和革命型應用階段,構筑起堅實的競爭壁壘。
在顯示領域,柔性顯示由于具有輕薄、機械強度高、任意形態等優勢,向各類終端延伸,成為設備端口首選。未來5-10年,OLED是柔性顯示主要顯示方案,QLED、Micro-LED等均實現柔性顯示產業化,柔性顯示多元化競爭愈演愈烈。
在未來交通領域,目前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產業化有望在商用車領域提速,但氫燃料電池關鍵零部件、系統關鍵附件和加氫站建設仍存巨大挑戰,分階段、分場景進行技術路線的選擇和布局,提升整車企業的研發主體作用,多方合力將有助于氫能交通加速落地。
本次論壇吸引了來自學術界、產業界、企業界、投資界近200位專業人士參加。中國科技發展戰略研究院原副院長、奇虎360公共事務副總裁王奮宇,亨嘉資本合伙人兼CEO王歡等做精彩點評。
王奮宇在點評中認為,在預見未來技術和產業時,要充分考慮技術、產業、市場、政府、社會等多元化的訴求,其核心是多元決策者的博弈與共識。亨嘉資本合伙人兼CEO王歡則站在投資人的角度,表示了對于“技術產業發展的里程碑節點與投資周期的合拍”以及“工具性、平臺性的技術如何快速落地”問題的關注。
此次發布的華夏幸福智庫“雙新”研究報告,在數據上得到眾多科技創新情報與數據庫伙伴機構的支持,力爭打造出具有國內影響力的新技術、新產業系列研究報告,以期為社會上產業領域利益相關方提供產業決策依據和借鑒。
華夏幸福智庫論壇是由華夏幸福產業研究院、城市規劃研究院、未來城市研究院聯合主辦的學術平臺,每月舉辦一期,每期邀請多名專家,圍繞前沿主題分享新知和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