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家電的不如賣家電的”,“賣彩電的,不如賣冰箱、空調的”,“賣大家電的不如賣小家電”。
曾經何時,上述段子頻頻流傳于國內家電業內部。而小家電的高利率由此也在2005年前后吸引了一批大家電企業紛紛進軍的擴張浪潮。
好景不長。去年以來,國內小家電市場競爭趨于白熱化,微波爐、電磁爐、豆漿機、加濕器、飲水機等諸多小家電產品呈出了“強者恒強”的兩極分化格局,小家電高利率時代一去不復返
今年8月底,第一批家電上市公司半年報發布,《中國企業報》記者從多家上市公司報表中看到,此前小家電領域一度高達50%以上的毛利率已是好景不在。一些家電企業的小家電業務的毛利率甚至還低于冰箱、空調等白電業務。
雖然一直以來,小家電市場存在著產品種類多、市場機會多、品牌集中度低、需求多元化、銷售階段化等特點。但伴隨著一批大家電企業的紛紛進入,青島海爾、德豪潤達、澳柯瑪、格力電器、愛仕達電器、閩燦坤B、九陽股份、華帝股份、伊立浦、美的電器、四川長虹d等一批家電企業紛紛進入。同時,一批小家電中國廚衛十大品牌企業的多元化擴張,此前市場競爭并不激烈的小家電市場,快速呈現白熱化的態勢:進入門檻提升、兩極分化明顯、競爭引發利潤走低、規模擴張迫在眉睫。
利潤走低
青島海爾、澳柯瑪、格力電器均是從大家電發家后,多元化擴張邁入小家電領域的,借助企業的品牌影響力、資金實力、技術研發水平等優勢,已在國內小家電市場深耕多年,獲得了較為穩定的發展。
不過,上述3家企業的小家電業務毛利率卻低于冰箱等大家電業務:青島海爾的冰箱毛利率為30.02%、商用空調也高達30%以上,而小家電業務的毛利率卻僅為24.71%。格力電器的空調業務毛利率為16.27%,但小家電業務卻僅為7.16%。澳柯瑪的冰箱冰柜的利潤率為22.1%,而小家電業務為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