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福布斯》6月15日報道,阿里巴巴集團首席財務官Maggie Wu在2016年阿里投資者日大會上稱,“2016財年阿里GMV為3.09萬億元人民幣,其目標是實現2020年GMV翻番,即6萬億元人民幣。”
阿里集團出示的驚人GMV因其評估方式在美國證券交易所引起熱議,其數值的真實性也受到質疑。為此,阿里集團回應其數據完全可靠。目前,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也在調查該數據的準確程度。同時,中國政府公布了2015年零售消費總額,30.1萬億人民幣。
阿里巴巴的成功得益于中國巨大的消費市場這一沃土。早在2013年,中國就取代美國,成為了零售市場的領軍者。去年,中國電商賣家網上交易額為3.4萬億人民幣。線上零售極大程度地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習慣,為廣大電商產品和電商品牌打開銷路,創(chuàng)造收益。除了阿里巴巴,中國另一位電商領跑者則是京東商城的CEO,劉強東。
如今90%的中國電商都在網上完成交易,類似于國外的eBay或亞馬遜商城。相反,美國,歐洲、日本的主導零售商家則是實體店賣家(如百思買和沃爾瑪)和純線上賣家(如亞馬遜),他們采用的是自營自銷模式。發(fā)達國家的電商市場擁有專業(yè)化的營銷鏈和營銷模式。而在中國,此類商家只占總電商數的10%。盡管中國電商仍處于早期發(fā)展階段,但前景十分可觀,據麥肯錫公司稱,除去利稅和分期付款,電商賣家仍有8%-10%的收益,高于實體商家的盈利。
同時,麥肯錫公司還表示,截至2020財年,阿里集團的年增長率有望達到15%-20%。這意味著電商交易額將上漲至4200-6500億美元。在線上零售市場中,中國已趕超美國。假如這一勢頭繼續(xù)推進,阿里巴巴搶占的消費市場將有望突破美國、日本、英國和德國四大市場消費的總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