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的茅臺酒風暴,鬧的沸沸揚揚,打開酒類中國十大營銷策劃機構的期刊、雜志和網站,我們不難發現,映入眼簾的基本上是頗為雷同的酒瓶、相似的產品介紹、風格一致的產品名稱。這一點充分折射出中國白酒創新意識的薄弱和缺乏。據北京天策行營銷策劃機構研究數據顯示,國內白酒品牌元素雷同、相似、近似現象達到81%以上,這是非常驚人的抄襲和模仿現象,對于中國白酒產業的發展將極為不利,一旦這一現象出現市場崩潰將會給中國白酒產業帶來不可估量的損失。
白酒市場上,了解白酒行業的基本上可以看到很多雷同、相似、近似現象,有的美其名曰借勢,有的明目張膽傍大款,有的盲目追求新時尚,等等,總之,歸結起來就是毫無創意的創意、毫無思想的設計。最典型的是2009年茅臺推出的白金酒借勢2008年五糧液與巨人史玉柱聯合推出的黃金酒,甚至廣告也非常雷同和相似,并在黃金酒基礎之上打出“送禮升級”的口號。筆者認為,這是借勢模仿層級最高達到最不要臉的境界,這一殊榮能夠被茅臺集團獲得真是讓人們大跌眼鏡,當然也會給白酒業界小弟們一個錯誤的信號,老大都這樣做,小弟跟著學自然義不容辭,實在是帶了個非常不光彩的頭兒。
不僅是茅臺,其他的品牌元素模仿就更明目張膽,基本達到泛濫成災的程度。酒瓶顏色模仿成為最典型的現象。山西汾酒杏花村推出青花瓷瓶的包裝,緊接著你就可以看到全國到處都是青花瓷包裝的白酒,典型就有牛欄山二鍋頭和詩仙太白;江蘇洋河酒業推出洋河藍色經典系列,真的讓人眼前一亮,可是馬上大大小小的白酒企業就相繼推出藍色瓶;勁牌保健酒的獨特包裝瓶很快也被許多保健酒吸收兼容,于是市場上出現無數形似勁酒的保健酒包裝。
天策行營銷策劃專家利均表示,中國白酒品牌的發展由于時間較短,品牌化運作的經驗和能力都較落后,因此出現模仿抄襲現象不足為奇,然而,在很多企業已經走出品牌建設之初的原始資本積累階段,還在在品牌建設上下些真功夫,再把精力放在那些華而不實嘩眾取寵的事情上,恐怕慢慢就要在市場競爭中落于下風,到那時想要再把品牌做起來就為時已晚了。
歡迎轉載分享本文“茅臺酒體現出的白酒營銷市場瓶頸"轉載時請保留文章版權來源網址中國十大營銷策劃機構http://www.hlcssly.com/zhan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