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到創意、南半球到北半球、有形到無形,過去到現在到未來,周邊的一切都在一直變化,原本的規則被不斷打破,然后又出現了新的規矩,各行各業跨領域合作的出現在今天逐漸變多起來,然后逐漸有了跨界的概念出現,采眾家之所長,揚長避短,自成新派,展現出的實力同時亦不可小覷。如今的LED行業,越來越火熱的市場讓各行各業的人都想來分食這塊蛋糕,從而引導跨界合作的不斷廣泛和深入,但是隔行如隔山,看眾十大LED照明品牌商家如何隔山打牛。
跨行與顛覆 LED企業如何隔山打牛?
跨界 跟風還是順“市”而為
回顧整個LED產業的發展,可謂是跌宕起伏,有喜有憂。由于國際環境好轉,國內政策支持,剛剛經過3年寒冬的LED行業逐漸回暖,整個市場迎來一片熱火朝天的光景,不少企業也因此賺得盆滿缽滿,面臨這樣的“錢”景誘惑,一些與LED不搭邊界的企業也不免“垂涎”,紛紛通過不同途徑殺入LED領域,分食LED市場大餅。
同時隨著我國LED照明產業的不斷發展和成熟,LED照明產業與相關產業間的技術融合、產品跨界的案例不斷涌現。企業不斷突破原有的主營業務,通過產品和技術的轉型,跨界布局,尋找新的業務和利潤增長點,使企業在未來激烈的競爭中保持穩步、健康、持續發展。
近年來,通過收購、聯盟等手段進入LED照明的“門外漢”不在少數。早在2003年,汽車大王比亞迪就開始涉足照明,立足LED行業達十年之久。2009年12月,鴻雁與臺灣東貝光電合資成立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進軍LED照明。2011年,廣東甘化便引入德力西集團,主業從紙漿生產轉為主攻LED產業鏈上游的外延片和芯片項目。同時,不少像TCL、LG等一樣的家電行業巨頭也紛紛擠進LED行業,相繼推出了照明產品。臨近2013年結束之時,河北鋼鐵集團宣布旗下唐鋼創元方大公司和韓國浦項ICT公司聯合組建唐鋼浦項(唐山)新型光源有限公司,正式進軍LED產業。另外,在馬年伊始之際,廣日股份3000萬收購進軍汽車照明。除了上面提到的,還有金屬物流配送行業的領導者澳洋順昌也邁入了LED行業的大門,七喜控股成立七喜光電等等。甚至有人揣測說,雷軍將會帶領小米進駐LED照明中來,因為只有布局照明,小米的智能家居戰略才會更完整,雷軍的智能家庭之夢才會更完美。
由于中國LED照明行業的異常火爆,各路資金和企業紛紛卯足勁一頭扎入“LED大潮”,前仆后繼,樂此不疲,到底是只為跟風還是順“市”而為?企業“跨界”遠非說的那般容易,廠家心里都明白。在終端市場,專業LED照明品牌一大把,跨界LED的“新兵” 想要征服市場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縱觀這些LED行業“新秀”,有些成功跨界,有些半途退賽LED市場。不難發現,那些成功跨界企業都是有備而來,例如借助LED概念成功擺脫“虧損”帽子的廣東甘化,在其背后都有強大的產業支撐以及雄厚的資金實力,帶動其在LED領域嶄露頭角。然而,對于那些“敗陣”LED行業的“門外漢”來說,例如七喜控,2013年8月9日,七喜控股以自有資金出資510萬元成立廣州七喜光電有限公司,進軍LED產業,而11月,七喜控股則將所持有七喜光電的全部股份轉讓給七喜資訊,退賽LED市場。其實,跨界LED行業本身是沒有問題的,問題在于并沒用沉下心去做品牌與產品核心內涵的規劃梳理,繼而形成上升到精神層面的品牌表述及文化內涵,只是在做產品的簡單添加。
跨界LED企業類型分析
回望2013年,LED市場吹響了回暖樂章,吸引了不少外行企業競相投奔,據筆者觀察,跨行進軍LED的企業主要有如下幾種類型:
(一)急功近利型:
2013年8月9日,七喜控股以自有資金出資510萬元成立廣州七喜光電有限公司,進軍LED產業。七喜控股表示,新成立子公司主要產品并不涉及LED核心技術,由此公司將面臨市場競爭激烈,產品更新換代速度快等挑戰。11月,七喜控股與廣州七喜資訊產業有限公司簽署了《股權轉讓協議》,將所持有的廣州七喜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七喜光電等五個子公司的全部股份轉讓給七喜資訊,退賽LED市場。
“百日王朝”未到,七喜控股就偃旗息鼓LED市場。這要鬧哪樣?只能說術業有專攻,沒有相關的產業積累,沒有核心技術作為支撐,指望靠LED華麗轉身不過是南柯一夢。
(二)審時度勢型:
相較于七喜控股的急功近利,廣東甘化和澳洋順昌顯然是有備而來。
盡管依然頂著“江門甘蔗化工廠集團”的稱謂,廣東甘化的主業已與甘蔗、蔗糖的關系不大。2011年,公司便引入德力西集團,主業從紙漿生產轉為主攻LED產業鏈上游的外延片和芯片項目。該項目投資總額為8.4億元,達產后將每年新增營業收入8.34億元。計劃新建20臺MOCVD設備的LED外延片生產線及配套芯片生產線,達產后將形成年產96萬片高亮度藍綠光LED外延片及芯片的生產能力。
另外,金屬物流配送行業的領導者澳洋順昌也邁入了LED行業的大門。12月14日,澳洋順昌公告,公司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申請獲得通過。這意味著其擬通過再融資5.12億元用于建設LED外延片及芯片產業化項目(一期)進入倒計時。
按澳洋順昌2013年6月披露的定增預案,擬以不低于5.12元/股的價格,定增不超1億股,募資不超5.12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4億元用于LED外延片及芯片產業化項目(一期),1億元用于補充流動資金。上述LED項目總投資為8.08億元,項目建設期為30個月,項目建成并達產后,將形成年產藍綠光LED外延片180萬片(以2寸外延片折合計算)、藍綠芯片115億粒的生產能力,預計達產后年銷售收入7.2億元,年稅后利潤1.69億元。
(三)低調奢華型:
臨近2013年結束之時,河北鋼鐵集團宣布旗下唐鋼創元方大公司和韓國浦項ICT公司聯合組建唐鋼浦項(唐山)新型光源有限公司,正式進軍LED產業。該合資項目總投資為6126萬元,由唐鋼和浦項雙方共同投資管理并負責中國市場的銷售,其產品定位為節能、長壽、高效的高端LED照明產品。該公司項目初期設計規模為年產37.9萬套,年產值為2.07億元。唐鋼創元方大公司透露,新公司中期目標要達到銷售收入5億元人民幣,后期和浦項雙方將根據需要再行投資。
為此,有投資者將目光投向河北鋼鐵集團旗下的上市公司河北鋼鐵。不過河北鋼鐵方面回應稱,LED項目是唐鋼集團下屬公司行為,公司未參與。
顛覆傳統理念 隔山打牛
面對著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跨界似乎儼然已經成為當下最流行的字眼,一時之間,跨界風潮正盛。在LED行業中,跨界也并不是一個新鮮的詞匯,來自各行各業的行業大咖紛紛把目光轉向這一新興領域,如TCL、比亞迪、美的等等。
相信對于這些行業大鱷,大家一定不會陌生,這些大佬們是勢要在LED照明領域分得一杯羹。美的集團在08年成立了照明項目部,曾提出要“再造另一個美的。”這就意味著美的要在LED照明領域創造家電行業的業績。這是一個新的利潤增長點。TCL半導體研究院院長洪震在提到跨界的時候就提到:“關于跨界,只要你有這個想法,有這個實力,跨界就是水到渠成的事,當然,要有跨界之后長期的戰略規劃。”洪院長非常看好LED照明的發展前景,他認為節能是當前發展的大趨勢,并且創新是一個永久性的話題,LED照明也會迎來他長遠的發展。
跨界來勢洶洶,其實更是時代的必然。沒有失敗的企業,只有沒有思想的企業,時勢造英雄,在當前的時代浪潮中,能夠覺醒,就是最大的成功。跨界毫無疑問就是一種顛覆性的創新,不管你是攻還是守,都要用跨界思維來武裝自己。因為,即便你不跨界,別人也會跨過來打劫。但是企業跨界的同時也需要對自身的情況進行考量,多方驗證才能實現穩健跨界。
現在的LED產業格局將會是一場顛覆性的創新,一方面跨界帶來LED行業的競爭壓力,改變行業現有格局,但是在另一方面,也是LED行業生命力的體現,能帶來更多的創新機會,也是跨行業實現資源共享,資源整合的一種有效途徑。
LED成智能照明敲門磚 顛覆單一照明
2014年作為led爆發元年,也意味著LED進入智能照明時代,手機或ipad直接遙控LED燈;通過手動設定甚至智能記憶功能,在不同時間和場景下自動調節照明模式,讓家庭照明氣氛隨意切換;從室內照明到室外路燈的智能控制……作為LED的優勢領域,智能照明被認為是增加半導體照明附加值的重要增長點,更是吸引了眾多企業加入,LED智能照明已然成為半導體照明企業的主要技術開發方向之一。
所謂智能照明,指的是利用先進的計算機、嵌入式系統及網絡通訊技術,將照明線路中的各種光源通過網絡連接到一起進行控制的平臺。一方面,智能照明將讓用戶有更方便的手段來管理照明設備,比如,通過紅外遙控器、智能開關,傳感器,電話、互聯網或者語音識別控制照明設備,更可以執行場景操作,使多個燈具和設備形成聯動;另一方面,智能照明系統內的各種照明設備相互間可以通訊,不需要用戶指揮也能根據不同的狀態互動運行,從而給用戶帶來最大程度的高效、便利、舒適與安全。與普通照明相比,智能照明不僅具有傳統的照明功能,提供舒適安全、高品位且宜人的照明環境;還由原來的被動靜止結構轉變為具有能動智慧的工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互功能,幫助照明系統與外部保持信息交流暢通,優化人們的生活方式,幫助人們有效安排時間,增強建筑物的現代化水平,甚至為各種能源費用節約資金。智能照明系統的核心在于智能感應和按需照明。無人時自動調節成微亮狀態,有人時智能點亮;也可根據環境溫度調整光的冷暖,自動調節室內光感環境,實現“按需照明”減少光浪費,營造良好舒適的室內環境。夏季光源自動調節為冷色調,使人感覺涼爽;冬季光源自動調節為暖色調,使人感覺溫暖。此外,LED燈具天然適合智能照明應用。未來智能照明行業的發展會大大促進LED照明滲透率的提高。LED效率高、具調光能力、遙控方便、壽命長,能讓可調光燈具的效率更高、更具成本效益。Led燈具的應用使得智能照明系統深度調光、可編程性能、頻譜控制和環境集成等成為現實。
智能照明將使LED照明行業從資本設備模式向服務模式轉變,增加了產品的附加值。智能照明需要額外的控制模塊及app,提升了廠家市場空間。筆者認為智能照明為LED企業提供了很好的移動互聯入口,也是一個劃時代的機遇。智能照明將促使傳統的燈具企業加大與移動互聯公司合作,照明將成為未來大物聯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保健、能源、服務、視頻、通信等各個領域都會與之聯系整合,而物聯網、智能家居等的發展也將給LED智能照明更大的發揮和創新空間。
跨界無可厚非,企業要做的就是在整合自身資源的基礎上,向品牌,營銷,渠道方面進行多方努力,實現企業的跨越式發展!
編輯總結:
《一代宗師》中梁朝偉這樣說過:“功夫兩個字,一橫一豎,對的,站著,錯的,倒下”之所以會提到這句話,因為在功夫中,不講出身,只有最后還依舊站在場上,才是勝利者。就好像現在各位躍躍欲試要到led行業大展拳腳的企業一般,俗話說:“隔行如隔山”,但是這樣的門外漢進入到陌生的企業,除了要克服對新從事行業的不了解這一問題外,是不是還可以把其他行業所包含的經營智慧帶到LED行業,讓新的游戲規則來讓這一行業誕生一條前人所未嘗試的生存之道。
但是在求同存異的當下,我們不僅要發現各行業之間存在一定的共同點,更要把握好不同行業的差異性,要進行闖入式的改變,要把前浪拍死在沙灘上,就需要在進入一個新的行業必須得重新學習和積累,但不可在嘗試期間分散過多精力,而應學會審時度勢,順“市”而為。對于企業而言,雖然尋求多元化經營是正確的,但是也不能盲目跟風,畢竟跨界經營存在一定風險。最后跨界經營者應當把原有的企業品質,精神帶到新的企業,跨界才會不平庸,讓企業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資訊整理:中國品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