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行業,促銷需要做在關鍵上。巨大的淡旺季落差會給企業在生產計劃、資金調度方面帶來困擾,所以很多企業都利用促銷來盡量平衡。
家具行業,促銷需要做在關鍵上
1. 逢節假日必做促銷
我國家居市場有幾個明顯的銷售旺季,比如“五一”、“十一”、春節前往往都是家居產品的銷售高潮期。由于這些時段,消費者的購買意愿比較強,各廠家也都把這幾個節假日當作重點并花大力氣促銷,但事實證明,在這些時候搞促銷,花費了極大的力氣,效果卻往往不盡如人意。而一些十大家具品牌商家稍作變通,卻收效明顯。例如,國內某知名賣場把原定于“五一”的促銷活動提前一周開展,取得了極好的效果,還打亂了競爭對手的銷售節奏。
事實上,在銷售旺季,企業的生產能力處于緊繃狀態,而且市場競爭更加激烈,這個時候搞促銷未必合適,如果把資源預留到淡季去利用,或者留到別的企業不重視的時間段,或許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促銷活動是要“雪中送炭”,還是要“錦上添花”?這個問題沒有固定的答案,營銷人員必須根據市場的實際情況來決定。
2. 對手在做促銷,自己也要做促銷
不少企業一看到對手在搞促銷活動,就擔心會影響到自己的銷量,也會倉促地跟風。其實,如果完全根據對手的表現來決定自己的策略,就會被對手牽著鼻子走。企業各自的情況不同,所面臨的市場背景不同,可以運用的資源不同,各自產品的實際銷售狀況也不同,因此一定要實事求是地分析具體情況,再做決策。盲目地按照對手的動向來決定自己的做法,就是在促銷上缺乏整體考慮的體現。
3. 用促銷刺激目前銷售狀況
造成一定時期銷售業績不佳的原因很可能是多方面的,而有些企業很容易把促銷當作包治百病的靈丹妙藥,而不愿去深入分析其根本原因。在很多情況下,不恰當的促銷即使取得一時的業績,也是在透支家具板材品牌市場,把困難留給將來。而且過于頻繁的促銷會降低對顧客的吸引力,使促銷的效果越來越差,最終商家會發現沒有促銷就根本賣不動。
4.把滯銷產品作為贈品拉動其他產品的銷售
純粹為處理滯銷品而進行促銷是危險的,這種看似一舉兩得的作法其實得不償失:一方面不受歡迎的贈品有可能影響促銷品的正常銷售;另一方面不當的贈品會導致購買者對企業的不信任,例如商家宣傳贈品一百元,而顧客卻認為只值二十元,這時他們就難免產生上當的感覺。因此,處理滯銷品應該從其滯銷的原因出發,從對滯銷品本身功能和利益的再發掘來尋找新的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