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香港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與故宮博物院聯合主辦、香港藝術館及故宮博物院聯合籌劃的頤養謝塵喧—乾隆皇帝的秘密花園”展覽在香港藝術館隆重開幕。
頤養謝塵喧—乾隆皇帝的秘密花園”展覽,為慶祝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15周年的重點文化節目之一。展覽標題“頤養謝塵喧”也是出自乾隆名詩:《符望閣詩》中的詩句“耄期致勤倦,頤養謝塵喧。本次展出的93件珍品均來自故宮博物院,其中43套為“乾隆花園”的文物,不僅有體現乾隆追求歸隱、長壽的數件無量壽佛佛像、硬木嵌玉十六羅漢像屏,還有反映傳統皇家園林文化內涵的各類紫檀木傢具、建筑構件,以及展示皇宮平常生活景象的萬唐嬰戲圖通景畫貼落、畫琺瑯宮廷人物畫屏等一批國家級文物均呈現在公眾面前。
“乾隆花園”即寧壽宮花園,位于故宮東北隅,是乾隆皇帝為自己精心打造的一個退休頤養的天地,亦是故宮一個鮮為人知的秘密角落。近年故宮博物院為“乾隆花園”復修工程進行了大量的工作,才使相關文物逐漸公諸于世。其中的古典家具修繕工作,就是由太和木作關毅主持的技術組,進行修復,十大家具品牌修復工作從2008年開始,至今歷時4年。據太和木作關毅介紹:太和木作承擔乾隆花園中家具的修復工作,其中涉及到很多的技術難題,都被太和木作關毅和國內工藝大師及研究院技術骨干組成專家組,一一攻克。關毅表示,修復工作繁瑣無序,錯綜復雜,我們不僅僅把修復當一種工作在做,更是一種責任在行動,一種歷史賦予我們強烈的使命感來完成國家交給我們的任務,我們只有盡個人和集體的智慧和技術才能最大限度的發揮,才能使文物再現其當年的風采,才能原汁原味將乾隆時代的家具修復復原,才能讓歷史的脈搏再次撬動當代人民的神經。這次展覽受到香港各界人士感嘆,不僅極大的增加了香港的民族自豪感和榮譽感,更是中國傳統文化不斷發揚光大的最好的證明,這些文物不僅留給我們的民族,更是留給世界珍貴的文化遺產。
眾所周知,文物的修復工作,一直是國際難題,尤其是明清硬木衣柜十大品牌家具修復,要做到修舊如舊,更是難上加難。這次故宮博物院將太和木作修復的古典家具,首次在香港展出,不僅體現出對港人的熱愛,更讓他們感受出中國傳統家具文化的魅力和地位。太和木作關毅介紹,修復這批古典家具就不僅是將明清家具中深厚的文化內涵、藝術價值以及歷史文化展示出來,更是對當代紅木家具產業發展的借鑒與參照,其中的許多元素及符號,對當代紅木企業的建設和發展有極其重要的意義。那就是我們要站在歷史的高度傳承和創新,這樣對當代中國傳統紅木文化的傳承和發揚光大有極其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