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特斯拉的早期投資人Ira“雙底線投資理念”開場,美國前能源部部長朱棣文先生對地球能源再生性展望,到斯坦福大學教授崔屹先生與格力電器投資的銀隆汽車董事長魏銀倉及中國第一個新能源智能汽車運營商中國武漢市汽車辦公室駐硅谷首席代表(DSD數據集團執行董事)董海濤先生的對話把會議推向高潮。主持人激動的稱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中國市場與資本擁抱美國核心技術,共同創建一個可持續能源發展的地球。
董海濤代表投資機構與政府以100個億美元的啟動拉開了全球新能源生態系統建設的序幕,魏銀倉先生也高調的宣布“格力電器”有1000億人民幣的現金及全球格力電器服務體系,制造體系,為這個生態系統的建設,保駕護航,魏先生因為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開拓精神,被譽為中國的Elon Musk。
國開東方王軍用其雄厚的資本背景與創新的智慧城市模式積極參與實施,在中國武漢及長江經濟帶“布”出100萬輛“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同時進行“三網一車”的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生態系統基礎設施的投資與運營,這種將智能電網(包括智能充電樁網)、智能交通網、智能車聯網及新能源智能汽車當成一個系統來構建與投資的在全球是首次。
主持人釆訪了崔屹教授與魏銀倉董事長這種模式好處在哪里,“這種模式直接把實驗室的世界尖端技術與產品直接放到老百姓千家萬戶手里,讓全世界各地的人們象用自來水與電燈一樣使用新能源智能汽車,這如汽車代替馬車,電燈代替煤油燈一樣是個人類文明史上歷史性跨越也是一種必然,這才是人類共同合作構建生態地球的第一步,而且是中美兩國一起來共同完了,這對世界和平,以及剛剛杭州舉辦的G20全球首腦會議,習近平主席提出‘綠色發展觀’是不謀而合的默契。”
董海濤也講到“在美國硅谷做投資與技術,越來越感覺到中國‘舉國體制’國家制度的優越性,可以在一個區域經濟帶依據人工智能的技術邏輯將世界最前沿也是最有生產力的技術系統,運營系統,生產系統集全球資本將它落地,目前也只有中國最快能實現,這將是全球第一個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生態運營系統的開始。”“電話時代有AT&T,中國電信,中國移動,這個DSD運營系統是‘人工智能’時代的‘AT&T’。它的生命力顯而易見,諾基亞,摩托羅拉不見了,‘AT&T’還在,是唯一能逃過摩爾定律的生存模式。歡迎全球任何一款新能源智能汽車來入網,包括蘋果,谷歌,寶馬,銀隆,比亞迪,特斯拉等。”
主持人突然發現董海濤先生竟然穿著“特斯拉”衣服,問他是不是“非常看好特斯拉,與特斯拉有合作?”董先生微笑著沒有正面回答,只是說受特斯拉股東及早期投資人Ira“雙底線投資價值觀”影響很大,去年高創會聽了他演講,持續踐行“雙底線投資價值觀”,用社會價值最大化,全球可持續再生能源發展為宗旨,實現朱棣文教授演講中提到的,在地球生態系統進一步惡化,上海城市會被海水淹沒之前,在中國“布”出1000萬輛新能源智能汽車。因為長江流域的水力清潔能源保守估計可以支持1000萬輛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這不是一個經濟問題,而是一個生存問題,因為他的女兒都在上海,她們很愛上海,很愛自己的家,中美攜手為地球上居住的“下一代”而戰,新能源與智能網聯汽車是打開與促進中美多邊關系的金鑰匙。
最后與會嘉賓全體誠邀硅谷高創會主席雷虹女士上主席臺合影,感謝他為中美技術與市場,資本與文化交流中做出的卓越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