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國經濟點贊——企業家之夜”于1月15日在北京舉行。杭州娃哈哈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宗馥莉作為“2024中國經濟新聞人物”出席接受致敬。
該活動由中國經濟傳媒協會主辦,新浪財經、第一財經聯合承辦,作為中國經濟界最矚目的年度活動之一,“企業家之夜”受到了全國各大主流媒體的關注,新浪、網易、鳳凰等門戶網站紛紛刊文熱評。
“2024中國經濟新聞人物”,這一榮譽不僅是對宗馥莉個人杰出商業成就的又一次肯定,也代表著新生代企業家已經逐漸成為民營經濟發展的新興中堅,扛起了傳承與創新的時代大旗。正如主辦方在對宗馥莉的致詞中寫到:“她用最閃亮的成績,宣告唯有創新才是企業基業長青的永恒密碼。”
【接棒一年成績矚目 宗馥莉邊改革邊創新以銳氣破局】
“2024年對于娃哈哈來說是尤為特殊的一年,這一路走過,道路從未平坦,耳畔時有風聲,但我們也未曾停下腳步。”宗馥莉在致獲獎感言時說到。在不久前娃哈哈的新春全員信中,宗馥莉也復盤了過去一年的成績單,“我們在傳承與創新中攜手共進,為消費者、行業和社會創造了實實在在的價值。”
傳承與創新,成為宗馥莉掛帥后娃哈哈2024年的關鍵詞。
面對原有的渠道體系和娃哈哈近年來針對年輕人研發的新產品之間的“錯位”,2024年,娃哈哈全面發力渠道創新和終端建設。不僅大力拓展銷售隊伍、增投冰柜,還加強了對終端的精細化管理、利用信息系統和數字化技術進行業務賦能等。
在宗馥莉的率領下,娃哈哈承接住了市場的機遇,見貨率和銷量顯著提升,一年追回了過去十多年的業績規模,在市場拓展與渠道創新上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在內部管理上,面對老臣新將,面對曾經個人風格色彩強烈的娃哈哈,面對三十多年積累下來的“大企業病”,宗馥莉的破局之心十分堅定。宗馥莉在內部會議上曾坦言,娃哈哈內部仍存在“搭便車”“坐快船”的思維惰性。
在外界看來,二代企業家接班實際上并不僅僅只是管理者的變更,更是一家企業內在靈魂的重塑。所以宗馥莉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對企業文化進行升級,用拼搏的企業文化、全面的制度文化,成就奮發向上的娃哈哈。
盡管“耳畔時有風聲”,但市場有目共睹的是,娃哈哈2024年的答卷頗為亮眼。正式接棒的宗馥莉,成功經受住了外部壓力與內部變革的雙重考驗,正在加快重構娃哈哈的2.0時代。
【二十年藏鋒出鞘 從歸國二代到新生代的執炬者】
這份銳意破局的底氣,來自于宗馥莉的國際視野和20多年的行業積累。與大多數企二代不同,留學歸國的宗馥莉對初代實體行業并不排斥。相反,宗馥莉更具行業時代慧眼。
2004年,宗馥莉進入娃哈哈,直接參與管理,在娃哈哈擔任蕭山二號基地管委會副主任,直接深入生產車間一線工作做起。
時間到了2013年,宗馥莉所管轄的娃哈哈蕭山二號基地有6家分公司,涵蓋飲料、方便食品、童裝和日化行業。
2018年,宗馥莉出任娃哈哈公關部部長。當時宗馥莉的入局,使得娃哈哈踏上一條新的征程,對娃哈哈的品牌營銷做出了顛覆性調整,更新了使用二十年之久的品牌營銷戰略。定下年輕化戰略,包括推出限定版飲品、開啟跨界聯名等,同時還打進了電競圈等。
2020年3月起,宗馥莉兼任娃哈哈集團銷售公司副總經理,接觸娃哈哈核心任務。
緊接著2021年,宗馥莉正式接任集團副董事長兼總經理,直到2024年,宗馥莉手握集團決策權,成為名副其實的話事人,藏鋒終出鞘。
作為新一代,宗馥莉與此前在父親帶領下的娃哈哈格外不同,性格直率堅韌,堅持自我,行事頗為黑白分明,更注重現代管理系統帶來的客觀和高效。
“真正可怕的不是失敗,而是固步自封,不愿走出舒適區。”執炬迎風會痛,但也正因這份敢于執炬的果決,恰好給了像娃哈哈這樣的第一代民營企業二次煥發活力、破繭新生的契機。
【創業式傳承 給繼承者們的一種范式參考】
某種意義上,宗馥莉面對的不僅僅是接班,而是無異于“再造”一個“新的娃哈哈”。如何再造這艘千億巨輪,宗馥莉選擇了“創業式傳承”這條道路。
“企業傳承也是一種創業。作為企業家,我們要堅持長期主義,做難而正確的事情。”宗馥莉很早就進入了創業者的狀態,她稱自己在娃哈哈的每一步都像在“創業”。但每一步,又都是她主動選擇去做的。無論是回國后從0到1創立宏勝飲料,抑或主導娃哈哈進行全方位改革創新,都是宗馥莉自己想做的事。
作為一個20年的飲料行業老兵,她也漸漸找到自己要走的道路,不論是在企業管理方面,還是當好一名企業家方面。
實際上,許多一二代們在企業交接時會面臨“變與不變”的難題。而靠著“創業式傳承”的宗馥莉,成為了陣前破局的將帥,也將為國內企業家接班課題提供自己的參考范例。
畢竟企業身處風云變幻的前沿,企業家既不能守株待兔,也不能刻舟求劍,只能與時俱進。
接班并非易事,企業傳承歷來是漫長而辛苦的功課。不可否認的是,巨輪涉淺灘,想要革新求變就勢必會攪動一攤池水。也正是這種十足的銳氣,或許才能帶領娃哈哈未來破局新程、踏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