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騰訊體育狂攔NBA、CBA版權,阿里優酷豪擲世界杯版權,如今,愛奇藝與新英體育成立愛奇藝體育。BAT為何爭奪體育市場?
世界杯雖然落下帷幕,阿里旗下優酷購買世界杯版權也暫告一段落,然而,體育版權領域仍然激戰正酣。
8月6日晚間,愛奇藝(Nadsaq:IQ)、當代明誠(SH:600136)共同宣布,愛奇藝將與當代明誠旗下子公司新英體育傳媒(下稱:新英體育)成立新愛體育傳媒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新愛體育)。據當代明誠公告,新愛體育擁有四位股東,其中,新英體育持股42.5%,愛奇藝持股38.25%,北京新英匯智傳媒科技企業(有限合伙)(下稱:新英匯智)持股15%,喻凌霄本人持股4.25%。雙方均未透露具體出資額度。
新英體育應用程序、愛奇藝體育頻道將進行合并,合并后的應用為愛奇藝體育平臺,新英體育網等終端名稱也將改為愛奇藝體育,愛奇藝體育平臺則由新成立的新愛體育進行運營。目前,在蘋果官方應用商店中,新英體育已經更名為愛奇藝體育。
工商資料顯示,新愛體育成立于2018年7月26日,注冊資本1億元,法定代表人為喻凌霄,后者為新英體育總裁,持股比例與當代明誠公告中一致,既新英體育持股42.5%,愛奇藝持股38.25%,新英匯智持股15%,喻凌霄本人持股4.25%。
愛奇藝圖謀體育版權
相對比騰訊視頻、優酷視頻,愛奇藝此前是長視頻領域在體育版權上投資較少的。以今年世界杯為例,新京報多方了解獲悉,優酷的版權費用約16億元,而咪咕公司的版權費在10億元上下。騰訊體育雖然未購買本屆世界杯版權,但此前曾豪擲6億美元獲得了NBA中國地區5年的獨家新媒體版權。
在關于購買世界杯版權的問題上,一位接近愛奇藝人士告訴新京報獨角鯨夾著:“由于體育版權價格高昂,ROI(投資回報率)不高,愛奇藝沒有購買。”
據了解,此前愛奇藝在體育賽事版權領域發力不大,只是切入了高爾夫、網球、搏擊等領域。促使愛奇藝真正下決心在體育版權上發力,或許來自于品牌廣告的誘惑,劇集綜藝版權價格升高,以及體育版權較好的拉新作用。
在8月2日結束的愛奇藝二季度財報分析師電話會上,其創始人、董事兼首席執行官龔宇稱:”對下半年品牌廣告持謹慎樂觀的態度,原因是品牌組的廣告預算基本固定,在剛過去的世界杯中,中央電視臺獲取了大量品牌廣告組的預算,比原來的預期要多一些,可能會對下半年的品牌廣告市場造成一定的影響,但是這個影響是有限的。“
劇集、綜藝等版權內容投入地不斷增高,或許也是愛奇藝轉向體育版權的一大原因。愛奇藝財報顯示,今年一季度其內容采購和制作成本,達到39億元,同比增長54%,在總成本中占比81%;今年二季度其內容采購和制作成本,達到47億元,同比增長47%,在總成本中占比77%。而上述動輒十億量級的投入,已經與此前看起來投入較高的體育版權價格不相上下。
此外,體育版權對鞏固男性用戶、拉攏新用戶方面也有一定成效。第三方機構QuestMobile數據顯示,受到世界杯賽事直播影響,優酷移動端日活躍用戶數(DAU)在6月23日破億,相比6月初七八千的用戶增長了兩成多。世界杯期間,優酷移動端的人均使用時長也上漲9.8%。咪咕視頻從2018年3月起開始增長,6月后增長迅猛,小組賽期間DAU峰值突破700萬,新安裝用戶轉化率也從70.6%上升至77.4%。
與新英體育成立合資公司后,愛奇藝將間接擁有2018-2019賽季英超版權,2018-2022年歐足聯國家隊賽事新媒體版權。此次雙方戰略合作,愛奇藝補足體育版權課程,該領域或將再現“騰愛優”三分天下的格局。此前,優酷已經通過本屆世界杯切入體育版權領域,且其所在的阿里大文娛對擁有較多賽事版權的蘇寧體育進行了戰略入股;騰訊體育雖然“戰略性放棄”了本屆世界杯版權,但籃球上布局較多,NBA、CBA均擁有獨家新媒體版權,更早早將2019年國際籃聯籃球世界杯版權收入囊中。
當代明誠的“合縱連橫”
此番吸引愛奇藝入局,已經成為當代明誠在體育版權領域慣用的“套路”,既以資本、版權等方式合縱連橫,進而覆蓋最長時間的版權和最多的用戶。
新英體育也是當代明誠通過上述方式并購而來的。根據當代明誠8月6日公告,其對新英體育的重大資產的股份購買對價4.315億美元已在7月全部支付,雙方正在積極推進資產的交割以及與之相關的交接工作。當代明誠還稱,鑒于本次重大資產購買交割尚未完成,因此新愛體育的成立對上市公司的影響尚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2017年7月14日,當代明誠公告稱,將以合計價值5億美元的對價收購新英體育(Super Sports Media Inc.)100%股權,折合人民幣34.32億元,其中包括,當代明誠將以4.315億美元現金收購新英開曼100%股份,當代明誠的全資子公司明誠香港以6850萬美元認購新英開曼新發行的股份。
隨即,當代明誠因為收購新英體育被上交所問詢。在問詢函中,上交所關切要點集中在新英體育核心版權及其持續盈利能力風險,以及當代明誠對新英體育的資產評估和支付能力上。此外,新英體育與盛開體育針對歐足聯賽事版權協議的權益歸屬和協議履行情況,亦受到了上交所注意。
當代明誠8月11日、8月31日兩次回復問詢,回應包括在失去英超2019-2022年賽季版權的情況下,新英體育的自身估值及未來盈利能力,以及當代明誠是否能拿出5億美元(34.32億元人民幣)的自有現金完成收購等更多信息。
事實上,2017年6月,當代明誠還曾與體育版權大戶蘇寧體育成立合資公司,當時蘇寧體育剛剛拿下2019-2022三個賽季的英超版權,知情人士稱,蘇寧體育看重的是當代明誠、新英體育在英超方面的運營經驗。
經過上述成立合資公司和收購,當代明誠獲得了英超未來5年的版權,以及2018-2022年歐洲杯足球賽新媒體版權和贊助權益。
而就在發布與愛奇藝成立合資公司的當天,當代明誠還引入了另外一位外部投資者。
據8月6日公告,珠海和諧安朗投資企業(有限合伙)(下稱:和諧安朗)簽署《增資協議》,和諧安朗將以現金投資3億元,認購其全資子公司武漢當代明誠體育發展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明誠體育集團)新增注冊資本1300萬元。增資完成之后,和諧安朗將持有明誠體育集團的6.98%股權,當代明誠持有明誠體育集團的93.02%股權,明誠體育集團估值42.98億元。本次增資不涉及關聯交易,也不構成重大資產重組。
體育版權能為BAT帶來什么?
從2014年開始,體育產業迎來風口,體育版權費用暴增。騰訊體育以6億美元獲得了NBA中國地區5年的獨家新媒體版權,PPTV以2.5億歐元獲得了西甲聯賽中國地區5年的獨家全媒體版權,樂視體育更是將原本800萬的中超版權炒到13.5億元。伴隨著版權行業中主要玩家樂視體育的崩盤,行業開始反思體育產業發展的整體思路。
在2010年央視上一次進行新媒體版權分銷時,有包括CNTV外,騰訊、新浪、搜狐、優酷、土豆、酷六網等7家網站取得。而在2018年世界杯,只有咪咕和優酷購買了新媒體版權,這是否意味著版權對體育大賽的報道不再重要?
對于體育產業版權交易價格迅速攀升,在此前的采訪中,新浪網高級副總裁、新浪體育總經理魏江雷解釋稱:“當年中超版權800萬元每年的時候,我們賣2000萬元,就是掙錢的生意,可以覆蓋掉播出和帶寬等成本。當中超從800萬元年漲到13.5億元時,這個業務邏輯就不存在了,這樣的生意不能長久,故事也講不圓。”他還表示,在賽事版權高昂的情況下,原來體育媒體拿版權再流量變現的方式很難行得通。
騰訊體育運營總經理趙國臣則部分認可上述觀點,他稱需要一分為二看待版權問題:世界杯這樣重大的、短期的體育事件,版權的重要性會被稀釋。因為卷入的是全部用戶,這些用戶真正在意新媒體視頻版權的并不多;而對于類似NBA、CBA這種常規賽事,可以買版權,但并非買了版權用戶就會自然而然得來,更重要的是賽事運營。“版權是個半成品,需要通過各種加工,包括解說、演播室、采編等等,要包裝成成品輸出,國內并非所有平臺都具有賽事運營能力”,趙國臣對新京報記者說。
新英體育曾運營足球英超版權多年,其總裁喻凌霄認為購買版權并無對錯之分:“像樂視這樣的公司,沒有資格和資本去防御,必須要冒著巨大的風險去進攻。各家的體量、實力、生存條件不同,無法斷定誰對誰錯”,喻凌霄在第八屆財新峰會上說。但他強調,資本太過著急,總想催生出一個產業,但體育需要順勢而為。
那么,除了購買版權,靠廣告、贊助“二次售賣”,同時結合用戶付費購買外,新媒體在體育賽事領域還有哪些變現方式?
新浪體育選擇另一條道路,既媒體辦賽、擁有IP(知識產權)賽事的產業化道路。從2015年7月到2017年12月的兩年多時間,新浪體育的3x3籃球黃金聯賽即將實現盈虧平衡,并成為國內最大的3x3籃球賽事,5人制足球賽、冰球聯賽、跑團評選項目都已實現了商業化。2017年下半年,新浪體育還啟動了健美大賽項目。
自有賽事的規模化后變現途徑出現。魏江雷介紹稱,通過自有IP賽事,可以實現流量變現,賣廣告和贊助費成為可能。此外,也可以用股權交換的方式吸引更多投資。
同樣嘗試自辦賽事的還有騰訊體育,圍繞本屆世界杯舉辦超級企鵝足球明星賽,里瓦爾多、吉格斯、卡洛斯等30位足球明星到場,現場2萬觀眾觀賽,1500萬人次觀賽。
但趙國臣稱,騰訊體育并不會大規模自辦賽事,“國內賽事資源稀缺,我們的本意是做標桿賽事,但未來還是做連接器,鏈接賽事舉辦公司、經濟公司、內容提供方、用戶,放大整個體育市場。”
騰訊體育在簽約球星梅西上,充分體現了“一魚多吃”的全產業思路思路。在專業內容方面,拍攝《與球星同行》《巨星駕到》多檔紀錄和采訪節目;在比賽的中前后,相繼拍攝70多條梅西個人短視頻;在《王者榮耀》中發布梅西授權皮膚,在微信中推出梅西表情包,上線“FIFA世界杯官方球星卡”集卡游戲等等。
此外,在本屆世界杯中,賽事對線下活動的帶動作用也得到凸顯。僅以騰訊體育和騰訊地圖合作的企鵝酒吧為例,全國393家酒吧在世界杯期間,接待了超200萬線下觀賽人群。而以優酷世界杯版權為核心,阿里也帶動了包括淘寶、天貓、支付寶、口碑、餓了么、盒馬、飛豬等近30個BU的99種生態玩法。
如同克里斯蒂亞諾·羅納爾多、梅西、內馬爾等老將紛紛“折戟”本屆世界杯一般,新的技術、傳播方式、用戶習慣也在改變著唯版權論的世界杯報道“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