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傳統食品的牛肉拉面,過去的推廣只能依靠各地開分店。隨著電子商務平臺的建設,商家開始把拉面搬到網上銷售。從長遠來看,網上售賣只是第一步,工業化生產、品牌化運營、跨地區配送……是傳統食品擁抱互聯網必須要面對的挑戰
“牛大碗”是蘭州人對牛肉面的俗稱,在有著100多年歷史的蘭州牛肉面行業里,“鄧博士”和他的“牛大坊”成為近年來的新生力量。“鄧博士”叫鄧毓博,是蘭州牛大美食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長。這位畢業于蘭州大學應用數學專業的博士因為開了“網絡牛肉面館”而名聲大噪。
是否能夠生產一種口味地道、安全健康、操作簡單的牛肉面,讓全國各地的人不來蘭州,也能吃到正宗的牛肉拉面?2014年,鄧毓博和他的團隊創立了“牛大坊”品牌,通過網絡把正宗的蘭州牛肉面銷往全國各地。“互聯網時代為牛肉拉面行業帶來了新機遇。我們分析認為,用戶的價格敏感度開始降低;企業的品牌越來越重要;營銷方式也趨于內容化、社交化、數據化。因此我們決心把牛肉面搬上互聯網。”鄧毓博說。
據統計,目前“牛大坊”原湯牛肉面投入超過300萬元,已實現交易額逾1000萬元,成功走進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從全國交易分布看,上海、廣東、北京、江蘇、浙江居于前五。基于這些基礎數據,鄧毓博認為蘭州牛肉面工業化之路的風口已經到來,必須通過線上流量和線下流量的整合開展營銷。
近年來,蘭州市把牛肉拉面作為宣傳城市形象、促進餐飲業發展的重要載體,通過加大宣傳推廣力度、制定頒布地方標準、規范整頓本地市場、實施品牌發展戰略等工作,使蘭州牛肉拉面不僅是蘭州人的“牛大碗”,更成為全國家喻戶曉的蘭州城市名片。據蘭州市副市長段廣平介紹,目前,蘭州牛肉拉面館已遍及全國達到3萬多家。同時,在英國、法國、澳大利亞、韓國、日本等國家和地區也有40多家蘭州牛肉拉面店。
但是,業內人士表示,蘭州市現有的大部分牛肉面館還處于較低水平,行業門檻低,許多牛肉拉面館搞加盟連鎖經營,一味地追求數量,忽視了經營質量,品牌意識不強,導致每天都有開業和關門的店面。
蘭州牛肉拉面行業協會會長馬利民認為,蘭州牛肉拉面發展的方向應是“流程簡單化,服務人性化,品種多樣化”,用最短的時間,貼心的服務為消費者提供更多的選擇,傳統的經營模式要轉型,只有與時俱進才能不被市場淘汰。
甘肅省商務廳副廳長任福康認為,隨著“走出去”步伐逐步加快,市場對蘭州牛肉拉面在產業化發展、規模化運作、跨企業物流配送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從一碗面來看,面粉筋度、適口性、淀粉糊化特性、湯品的鮮度、咸度、溫度以及出面速度等等一系列數據,都構成了一家店的數字資源。”蘭州交通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生物學教授孟憲剛認為,未來蘭州牛肉拉面產業鏈電商平臺就是解決牛肉拉面發展一攬子問題的重要平臺。他建議,著手打造蘭州牛肉拉面產業電商平臺,形成集教育、人力、營銷、原料、物流、品牌等牛肉拉面相關的一攬子線上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