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匯集了上海、深圳和香港上市的291家快消品及產業鏈相關公司的這份榜單,以2016年業績并通過主要經營指標——營業收入進行了排名。其中,萬洲國際以營收1485.69億元的成績位列榜首。數據顯示,萬洲國際的業務涵蓋中國、美國及歐洲部分市場,其中美國業務占總營收的57.4%。肉制品作為其核心業務,占總營收的51.4%。
無獨有偶。在日前的“2016年度香港上市公司港股100強評選”活動中,雙匯母公司萬洲國際榮獲“綜合實力100強”第13名和“新股最具增長動力獎”第4名,反映出萬洲國際強大的競爭優勢。
近年來,雙匯集團實現了由中國最大到世界最大豬肉食品企業的跨越,不僅在國內肉類行業保持遙遙領先的地位,在全球肉類行業也確立了生豬養殖、屠宰加工和肉制品深加工三大產業排名第一的位置,業務輻射全球二十多個國家。
雙匯國際市場的拓展和地位的提升,依賴于公司海外收購行動取得的成果。2013年5月29日,雙匯國際宣布將收購美國最大豬肉及生豬生產商史密斯菲爾德,經過三個多月的等待,當年9月24日,雙匯收購案終獲史密斯菲爾德股東通過,涉及資金71億美元。
在萬洲國際有限公司主席兼行政總裁萬隆看來,雙匯并購美國公司是一個成功的案例。據萬隆介紹,雙匯2013年收購美國史密斯菲爾德之后,2014年萬洲國際在香港上市,2015年進行了全球的整合,同時把雙匯這套管理機制輸入到了國外的企業。
在一步步走向國際化的路上,雙匯的國際地位在穩步提升。在2016年7月發布的《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上,雙匯旗下中國的、美國的、歐洲的企業加在一起,實現營業收入212億美元,雙匯集團控股股東——萬洲國際成為了世界500強,排名第495位,是所有中國上榜公司中唯一一家食品類企業。
不過,雙匯的國際化步伐并未就此停駐。去年11月21日,雙匯母公司萬洲國際旗下史密斯菲爾德以1.45億美元收購美國豬肉產品生產商Clougherty。據悉,收購事項將使史密斯菲爾德獲得既有的具盈利能力的業務、生鮮肉及肉制品的客戶,以及直接進入美國西岸市場的通道,這將有效擴充并加強史密斯菲爾德的垂直整合供應鏈。
談及企業的國際化思路,萬隆曾表示,“對行業的熟悉程度,決定了最后敢于參與國際并購,也是基于做專做精做大做強,實現國際化,實現跨國經營的目標。”據悉,去年開始,美國的設備、技術、原料和品牌已經引進到中國,這對中國雙匯調整結構、提高質量、實施雙品牌運作,以適應中國的消費市場。同時,史密斯菲爾德的低溫產品在中國已經進入前三名。
對于未來企業的發展步調,萬隆似乎已經成竹在胸:“萬洲國際將持續整合全球資源,加快擴大國際貿易發展,促進全球業務的協同發展;美國業務方面,集團將繼續執行事業部體制和‘卓越運營’方針,持續向消費品公司轉型,同時啟動‘增利和發展計劃’,為下一步增長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