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 國建筑衛生陶瓷協會副秘書長、華南理工大學教授尹虹在陶瓷行業創新論壇暨2O15年終總結大會表示:“從官方協會了解的數據,2015年1-10月全國陶瓷產量88.12億平方米,相對2014年同比增長了0.48%。從中基本可以確定2015年全國陶瓷產量將維持在零增長附近,甚至負增長,這是2000年以來產量增加的最低點,也可能是進入本世紀的第一次負增長。2016年陶瓷行業形勢同樣會很嚴峻,危機與挑戰并存,進入平穩甚至負增長的階段。”那么,陶瓷企業該如何創新,才能實現自己的可持續發展呢?
瓷磚企業需建立“剛柔并濟”的管理方式
近年來,許多企業都在再造流程,一個企業的效率低下,先檢查企業的流程是否合理,是否簡潔和高效,還要檢查流程是否格式化,流量是否合理穩定。組成企業的流程系統絕不是簡單的業務鏈條,而是復雜而封閉的循環系統。同時,梳理企業流程的循環系統是否暢通、是否閉合,有沒有斷裂和梗阻的地方。
在人性化管理大行其道的大環境下,強調剛性管理似乎不和時宜,而構建“剛柔并濟”的管理方式但這對解開中小瓷磚企業的管理緊箍咒尤為重要。剛性管理要求中小瓷磚企業著力通過硬性的、統一的制度和標準創造相對公平的環境,完善對員工的制約機制,強力改變那些根深蒂固的行為方式和習慣。柔性管理也是中小瓷磚企業提升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必不可少,只是時不時體現最好,先剛性再人性才更符合中小瓷磚企業的實際情況。
瓷磚企業需注重外部管理模式的創新
現如今,資本運作速度加快,資金成為企業發展過程中重要的一環。瓷磚企業在資金周轉困難時,首先想到的是銀行貸款,但是銀行要求企業的信譽度要達到一定水平,才能允許貸款,并會對企業進行跟蹤觀察,確保貸款的合理使用。為了樹立自己的信譽,一些瓷磚企業除了讓銀行代表到企業進行實際考察,有的還讓銀行代表參與到企業的經營管理,認真聽取他們提出的各項建議,吸納他們心中的精神資本投資,為企業長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瓷磚企業總是在一定的自然環境中生存和發展,和環境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瓷磚企業應當在自身發展的同時,自覺地保護周圍的自然環境,并認真聽取社會各界人士合理的建議,吸納他們精神資本投資,一方面給自己創造一個良好的生產環境,另一方面爭取為更多的人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空間,只有這樣企業才能與周圍的人們和睦相處,更加健康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