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名稱:
格力
競選理由:
用質量書寫品牌故事,以創新鑄就世界名牌。作為中國制造業走向世界舞臺的一張金名片,格力電器用“品質”跟世界對話,以創新提高中國造在世界舞臺中的話語權,通過自身的“品質故事”提升中國品牌的國際形象,助推“讓世界愛上中國造”。
從質量方面來講,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格力的質量管理也在持續改進。1995年,格力成立了空調行業獨一無二的“篩選分廠”,對所有外協外購零部件執行“海關式”篩選檢驗,全面提升產品質量。2006年,格力率先對消費者承諾“六年免費包修”政策,為空調行業整體質量提升起到了引領和推動作用。為了深入推進質量管理創新,格力獨創“D-CTFP質量技術創新循環”和“質量預防五步法”,從根本上解決了制約企業質量水平持續提升的關鍵問題,構建形成“完美質量”管理模式。
競選說明:
2017年,CCTV-1頻道推出的一期3分鐘企業品牌故事曾引起不少人的注意。這個品牌故事片展示了格力是如何因一條0.3毫米的縫隙引發的一場產品改良的完美風暴,詮釋了格力所堅持的“國家、國際標準都是門檻,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標準才是最合適的標準”準則。
鏡頭拉回到7年前。2010年9月,格力高端產品全能王空調進入投入生產前的最終評審階段。這一次,它卻因為一條0.8毫米的工藝縫隙未能通過審核。實際上,這條0.8毫米的縫隙已達到行業國際標準,然而,董明珠提出了要降至0.3毫米的嚴苛要求。
“這意味著要挑戰行業新標準。”格力的研發人員說,要縮小面板和導風板的接縫,必須以最小間隙裝配設計10多個內部主要零部件,才能減小固定在內部件上的面板和導風板的間隙。同時,對于一些零件的斜面處理,都需要加工工藝大幅提高。
為此,這支研發隊伍花了近4個月的時間去突破技術難關,終于推出了只有“0.3毫米”縫隙的空調。如今,格力空調的所有出風口縫隙已經實現“無縫”設計。
“我剛來珠海的時候,感受著廣東冬天的溫暖,也想要給湖南的家人一個溫暖的冬天。所以當自己能夠參與到超低溫熱泵項目時,就有一種為家人做御寒冬衣的感覺。”10月22日,格力太陽式空調在全國27個城市同時發布,這意味著格力研發人員陳工“溫暖他人”的夢想照進了現實。
在超低溫環境下測試機器運轉的性能是“家常便飯”。在低至-40℃的實驗室里,格力研發人員不斷地實驗、測試、實驗、測試循環反復,有時一蹲就是半小時。
一次次地沖進低溫實驗室里,一次次用凍得通紅的手記錄著數據,格力的研發人員在一次次鍥而不舍的嘗試后,終于研發出了能在-35℃下穩定制熱的壓縮機,為格力太陽式空調安裝了強大的“心臟”,讓溫暖走進千家萬戶。
隨著消費升級時代的來臨,家庭中央空調以更舒適的優勢越來越受歡迎,但市場也普遍反映它要比普通的空調耗電,為了解決這一行業難題,格力通過對家庭中央空調實際運行進行情況進行大數據分析,找到了家庭中央空調節能的突破點——低負荷效率。
因此,格力的研發團隊當時提出一個大膽的想法:在壓縮機內部,變頻和變容同時進行,以此大幅度提升低負荷能效。
以格力當時的技術能夠輕易地在一拖一的空調上應用變頻變容技術,但是一旦要把它應用在多聯機上,需要提出的方案將更為復雜,技術難題也將會成倍地增加。為了趕進度,任何時候實驗出現異常,技術團隊都需要馬上排查處理,驅動保護、切缸異常、振動超標……各種意想不到的問題深常常半夜突然襲擊,簡單的睡覺成了技術人員的奢求。
李工說,“每次出現問題,團隊的成員總是能第一時間趕回實驗室,有時候我懷疑,信仰真的是可以當飯吃、當覺睡的!”最終,這個團隊解決了壓縮機大小缸切換的振動問題,首臺智睿家庭多聯機成功下線。2017年9月,這項技術被評為“國際領先”,屬國際首創,顯著改善了家用多聯機的節能效果和舒適性。經實驗室數據比對,相較于傳統家庭多聯機能效提高130%,省電50%以上。
在格力,這種富有挑戰精神、追求極致的品質故事,每天都在上演。不管是推行“零缺陷管理”工程中的“放蛇行動”,還是研發投入方面堅持“不設上限”、敢于下“笨功夫”的實業精神,亦或是企業先進質量管理模式在“最后一公里”落實中的“0.3毫米的較量”等等,質量完美成為了格力人的基因,也成為了其創新的內驅力。
2018年11月2日,格力問鼎中國質量高峰,榮膺“中國質量獎”,懷揣榮譽,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