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在6月底京東宣布收購1號店發力商超業務之后,天貓迅速做出反應,在7月初宣布將向超市業務投入“雙20億”打敗京東,三年內拿下線下線上超市第一目標。8月初,1號店宣布3個月投入10億元,與天貓超市對標宣戰。
兩巨頭去年爭先布局
國際食品與消費品行業研究培訓機構IGD研究顯示,中國網上超市市場預計2020年總體規模將達到約1800億美元,超過12000億人民幣。但相較 3C、家電、服裝等細分品類,商超的電商滲透率不到3%,此前,因門檻太高,客單毛利低,履單成本不菲,巨頭們一直未在這個品類展開白熱化競爭。
京東商城消費品事業部總裁馮軼向廣州日報記者表示,京東超市全面向品牌商開放京東的大數據、物流和營銷能力,并與1號店、沃爾瑪和永輝等戰略合作伙伴一起打造聯動線上線下的快消品零售生態體系。
從去年開始,阿里與京東兩大電商巨頭發力布局商超:2015年5月,京東戰略投資天天果園。3個月后,京東又以43.1億元投資國內生鮮超市龍頭老大永輝超市。阿里巴巴則在當年6月戰略投資易果網。差不多同時,阿里又控股投資了O2O生鮮體驗店盒馬鮮生。
2016年4月,京東集團與眾包物流平臺 “達達” 合并,京東擁有新達達47%股份并成為單一最大股東。阿里巴巴則在2016年7月前后,分別戰略投資即時眾包物流平臺點我達,以及商超O2O平臺閃電購。
2016年6月,京東和沃爾瑪深度聯姻,沃爾瑪5%入股京東,京東將1號商城主要資產收至麾下。
電商分析師李東成認為,與以往的對決相比,此次對于線上商超的爭奪不僅是雙方在垂直業務上的亮劍,對于兩大集團更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把天貓超市定位為繼淘寶、天貓、聚劃算之后第四個消費者平臺,直言“對阿里巴巴集團而言,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而在京東也將線上商超看作是未來的重要布局,劉強東認為,商超品類具有高購買頻次的特點,帶來的女性用戶將能夠改善京東未能通過商品的排列組合讓消費者“逛”起來的運營短板。
消費者或受惠
華南地區是雙方商超大戰爭奪的新市場。
廣州日報記者對比發現,雙方超市的物流倉儲、運營效率都有了很大提升。繼去年中1號店華南區開倉,天貓超市華南智能倉今年8月正式運行開倉,揀貨量突破了100萬件/天。而1號店華南區運營中心3期20萬平方米面積是天貓超市華南倉庫10萬平方米的一倍。
對消費者來說,逛超市要商品多,購買速度快,體驗和服務好,價格省。巨頭相爭,將提升線上超市整體水準,消費者是這場大戰的最大贏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