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衛浴時代的到來要靠兩方面的努力,一是在消費導向方面加深消費者對智能家居十大品牌的接受和認同,其二是智能產品在價格方面必須考慮其潛在客戶群的購買力問題。
目前為止,智能衛浴體現在座便器、淋浴房、浴室柜、五金龍頭等產品上,其中尤以座便器為典型。智能產品的出發點是方便與舒適性,整合了多種功能的智能產品有著極大的市場前景,然而目前尚屬服務于特定人群的“奢侈品”。在北京上海等一線城市,toto等國外知名品牌的智能產品銷售被看好,國內品牌卻相對冷淡。于是在市場走俏的產品本身即為高端品牌,其成為奢侈品就不足為怪了。然而智能產品以滿足多樣化的生活需求為賣點,高端奢侈品所要求的“經典”、“時間積淀”、“奢華”等內容并不是智能產品首要解決的問題。隨著技術問題得到解決,本土智能產品自然會“飛入尋常百姓家”,而定位高端的“智能衛浴奢侈品”理應回歸為其中一部分的市場份額。
國外智能衛浴產品的普遍化,更是增強了本土企業專注于智能產品研發的信心。那么,具體到當下,智能產品面世究竟都遭遇到哪些瓶頸呢?
論點一:消費觀念不成熟,消費者接受度不高
業內人士認為,正是消費觀念的不成熟,智能衛浴產品在中國的市場占有率才會大受影響。一些本土的知名衛浴品牌并未在智能衛浴產品上投入太多心血,花在其產品宣傳方面的費用更是微乎其微。如此一來,智能衛浴產品成為業內人士才知道的新品類,終端消費者卻對其頗為陌生,更不要說使用了。
反觀智能衛浴的誕生地日本及歐美等國,智能產品早已得到消費者的普遍認同。這種新技術的普及及推廣,也使消費者對于新型產品充滿期待。而國內在智能衛浴產品剛被引進來的時候,便充斥著夸大其詞的宣傳及不負責任的誤導,各品牌間的無序競爭更使產品魚龍混雜,這些均使衛浴產品在中國消費者心目中的形象大打折扣。
由于衛浴市場原本就競爭激烈,任何一種新型產品在面市之后都需廠商進行不遺余力的推廣及引導。尤其是消費觀念的正確引導方能打開一片新的天地。
論點二:產品價格高,不利于產品的推廣普及
智能產品技術含量高,研發成本大,這也造成其面市后價格要高于傳統產品。尤其在消費者心目中,座便器原本只為解決身體排泄需求,淋浴房就是為了洗浴,智能產品整合進一些新的功能,未必會引起使用者的興趣,就算有興趣,是否情愿負高價購買卻是另外一個問題。因此智能產品在本土的推廣,也只能是由高端消費漸變為大多數消費者都能接受,在這個過程中,國外知名品牌與本土衛浴品牌對于智能產品市場的控制力也會呈現此消彼長的趨勢,并最終壓低虛高的產品價格。
80、90后的消費者對于新生事物具有較強的接受能力,對智能產品的使用往往有自己獨特的看法,這使得終端消費者意愿對于產品研發更具主動參與色彩,在逐漸接受“智能家居”這一新型生活方式的同時,也會影響智能產品市場的最終構成。從產生角度看,若想開拓該部分的市場份額,除去控制產品價格之外,還須保持年輕一代所具備的朝氣與銳意。
歡迎轉載分享本文“智能產品市場前景廣闊 推廣遭遇三大瓶頸”,轉載時請保留文章版權來源網址中國品牌網智能家居十大品牌專題http://www.hlcssly.com/zhan1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