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倫通有望年內開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到,不少境外機構對中國市場表現出極大興趣。他們表示,滬倫通的開通意義重大,他們已著手布局相關業務。
有望提升A股標的質量
10月12日,《關于上海證券交易所與倫敦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存托憑證業務的監管規定(試行)》正式發布實施。上交所根據該規定制定了配套業務規則,以保障上海證券交易所與倫敦證券交易所互聯互通(以下簡稱“滬倫通”)業務順利實施,相關業務規則自即日起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滬倫通開通在即,會對A股產生哪些影響?
嘉實國際業務拓展總監兼市場總監Ashley Dale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滬倫通開通將豐富中國投資者資產配置的標的來源。滬倫通開通之后,境內投資者可通過上交所的GDR配置海外公司。對海外投資者來說,透過滬倫通配置A股是否具有吸引力,關鍵取決于哪些公司的存托憑證可在倫敦交易所掛牌交易。掛牌交易的存托憑證與港股通標的差異越大,則滬倫通的不可替代性越高。Dale表示每一次開放動作,都將倒逼A股公司提升公司治理水平。長期來看,這將形成良性循環,吸引越來越多的國際投資者配置中國。
“進一步促進內地資本市場與海外成熟市場接軌,制度更趨成熟,又為目前急需尋求海外資產配置的國內資金找到一條出路。”行健資產管理聯合創始人及行政總裁顏偉華表示,“不過,多數專業機構投資者在滬倫通開通前,已通過滬深港通或QFII等渠道投資布局了A股,因此增量資金短期內未必會大幅飆升。”
“從大周期來看,隨著內地與香港互聯互通的日益成熟,滬倫通可以實現進一步開放和交流。”一位總部位于倫敦的機構中國區負責人表示,“從資產管理終極目標來看,一個產品的投資范圍和投資者均是全球化的。由于內地市場流動性較好,A股標的估值一直偏高,但隨著互聯互通的推出一直處于收斂過程,相信最后還是會回歸上市公司本身價值。”
增配A股趨勢確定
“此前,經由滬深港通產生的交易體量非常可觀,如8月MSCI宣布考慮提升A股在指數中所占比重后,滬港通、深港通北向資金流量創新高。統計數據顯示,自MSCI納入A股之后至9月底,滬深港通北向資金累計320億美元。”法巴銀行亞太股票研究主管Manishi Raychaudhuri說。而倫敦是香港之外最大的人民幣清算中心,滬倫通后帶來的交易體量也可預期。
相較于境內投資者,境外投資者對A股的態度更為樂觀。“歐洲投資者目前對A股是嚴重低配的,這使得他們可以更為理性地看待A股。從分散風險的角度,增配A股是不可避免的趨勢。”Dale表示,“以我們的經驗來看,歐洲部分央行、養老金均表現出對A股的興趣。對于這些機構來說,增配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不過,中長期來看這個趨勢相對確定,即使是近期的外圍摩擦也并未打消機構投資者這一念頭。”
此外,Dale表示,隨著互聯互通機制的深入推進,中國的上市公司也應該積極向國際投資者推介自己。目前嘉實國際在海外市場發行了3只A股基金,1只中國債券基金。Dale表示債券投資者對中國市場債券也表現出了強烈的興趣,不少機構投資者近期開始積極了解中國的公司債。
數據顯示,10月4日至10日,EPFR跟蹤的權益基金凈流出14億元。在美元加息周期,全球經濟增速放緩等因素影響下,新興市場自今年5月以來一直遭遇資金流出。盡管如此,投向中國市場的權益基金仍實現了資金凈流入。EPFR分析,中國房地產市場冷卻或許是權益市場贏得資金的原因之一。而在全球股市波動加劇的背景下,國際投資者分散化配置是中國市場權益基金吸金的另一原因。
相關交易機制還是會有所不同
可見,滬倫通的開通有利于A股向成熟市場靠攏,也有利于海外資金進一步增配A股。但短期來看,也有一些風險因素值得關注。在顏偉華看來,目前歐美股市風險較大。從全球環境來看,美息向上,美元走強,美國、歐洲、日本等央行都在收縮資產負債表,以上因素均會導致短期市場波動加大。而英國脫歐談判進程反復,對英鎊匯率和英國公司本身也都有不容忽視的影響。
“此前實施的滬深港通的交易機制是在相同時區內,因此交易和結算價格也可做到實時。但滬倫通是在不同時區,因此相關交易機制還是會有所不同。”上述機構中國區負責人表示,“海外方面往往容易低估中國資產的價格,包括對治理結構等因素的不確定性和波動性,但未來中國需求會在長周期中顯現。”
此外,滬倫通后投資者會主要看好哪些標的?顏偉華表示,在選股時應選擇自己較為熟悉的公司,企業目前估值是否足夠便宜及企業盈利的可預測性尤為重要。前述機構中國區負責人進一步表示,主要關注包括在英國、歐洲等掛牌的服務板塊標的和金融板塊的相關標的,尤其是金融板塊,因為互聯互通會促進券商的雙邊交易。包括華泰作為第一批滬倫通掛牌公司之一,也會促進中國與英國兩地市場對公司的理解,加強雙方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