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8年以后,我國每年的汽車產銷量上升到一個新臺階,保持在1900萬輛左右,全國汽車保有量突破8000萬,超過日本僅次于美國,中國市場已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消費市場。
作為汽車后市場企業,要想真正把握汽車后市場,就不得不關注和其息息相關的汽車市場,目前二三級汽車市場的快速增長尤為引人注目,企業或可從中找到新的發力點。
二三級汽車市場的崛起并非空穴來風,有數據表明,過去5年,一級市場乘用車銷量所占比例,從2007年的46.3%下降到2011年的37.6%,二級市場從31%增長到34.8%,增長最快的是三級市場,從22.7%增長到27.7%。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級市場的車市發育較早,汽車保有量已逐漸趨向飽和,同時隨著各大城市限購、限行政策的推出,對汽車市場產生了很大影響,使得各大城市汽車市場發展逐漸趨緩。與此同時,隨著中小城市經濟水平的提高,二三級城市的有車一族正在快速增長,同時又沒有各種政策的限制,因此二三級城市的汽車后市場前景被廣泛看好。
一系列數字給二三級汽車市場的快速崛起做了最好的證明,拓展二三級市場或可成為汽車后市場企業在下一階段的重要舉措。作為汽車后市場企業如何在這一廣闊汽車市場中尋求正確定位成為必須考慮的問題,據了解,二三級汽車市場中,10萬以下車型最受歡迎,這給了后市場企業定位最大的參考值。在二三級市場中,在這樣的車市背景下,定位中端市場顯然是明智之舉,若能同時輔以高端產品線,達到在二三級市場包括一級市場中游刃有余的效果,即可將針對不同市場的企業定位差異化發揮到極致,這也是不同市場中各層次品牌的合理布局和呈現。
在汽車后市場中,走中端路線的企業成功先例有很多,防爆膜領域的江西科為薄膜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即是其中一個鮮明的例子。據了解,科為自成立以來,利用進口防爆膜和國內自主生產防爆膜之間因物流產生的時間差,立足本土,打造國內本土防爆膜企業,填補了當時國內防爆膜市場上產品很少不需要長時間物流這一市場空白。和進口防爆膜相比,科為在縮短物流周期的同時節省出大量物流成本,在產品性價比方面具備無可比擬的優勢。如此一來,科為在國內防爆膜市場迅速贏得大批代理商青睞,發展至今已占到國內防爆膜市場的最大份額。如今經過多年高速發展,科為在中端防爆膜市場中發展得如魚得水,占盡中端防爆膜市場的先機,而其他企業此時再想介入中端市場,顯然已無法撼動科為在其中的地位。
無論是科為前期在中端市場的發展歷程,還是目前在汽車后市場高端市場的布局,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作為一個汽車后市場企業通過一系列行動所詮釋的企業市場定位的差異化、價格體系的差異化、品牌體系的差異化、促銷體系的差異化等一系列差異化品牌營銷的要點。因此,科為在中端市場的成功以及在高端市場前期布局的完美亮相都是可以理解的。隨著二三級汽車市場的崛起,像科為一樣有多年中端市場積累的企業必將迎來更廣闊的市場、更有利的發展契機。
在二三級市場崛起的今天,企業能否把握這一發展趨勢,同時能否在不同市場中尋找到正確定位,是值得深入思考的話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