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認為,企業的第一要務就是追求利潤的最大化,創造出經濟效益,其他的都無所謂,是次要的。誠然,企業作為一個經濟實體,其“經濟人”的角色決定了企業必須追求利潤,實現企業價值的最大化。但企業價值的最大化并不等同于利潤的最大化,而是在實現利潤最大化的過程中,取得企業品牌、美譽度、社會形象等的最大化。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企業對社會責任的履行會客觀上使企業獲得更多的商業機會,因此,西方有一些國家將企業社會責任旗幟當做貿易壁壘的手段之一,對企業社會責任履行落后的企業產品實施抵制。可以說,一切都以企業履行最基本的責任為前提。
在中國,一場呼吁企業履行責任的風潮正撲面而來,這是經濟全球化對于中國的直接影響和中國“入世”的直接結果。中國的汽車用品企業,同樣出口與內銷同步走,時代賦予企業怎樣的責任,企業又該如何履行?
牧寶馬偉說:“我們改變不了外部的環境,但我們可以約束好我們自己,發展到一定程度的企業不要求發展的快,而是穩定安全的發展。”
珠海蓋達朱農說:“蓋達毫無疑問需要盈利,但盈利與負責任常常不能統一,這個時候,就要選擇,蓋達沒有把盈利放在第一位。
標榜吳紹安說:“以次充好,以假亂真,缺斤短兩的行為,不但把自己毀了,還給行業造成污點,讓消費者信心下降。做企業,堅決不能為眼前的利益”折腰“。”
保賜利余云山說:“企業的責任就是做好產品,用戶喜歡的產品才是好產品。”
順澤美邱清城說:“作為佛教徒的他相信人可欺,天不可欺。人在地上做什么,天都在看,一時的利益不是所求的。”
作為行業第一媒體,慧聰汽車用品網高端讀物《風云志》6月刊再次提出“企業責任”主題,對話標榜、保賜利、順澤美、好順、牧寶等一線企業,邀請中山優貝、尊毫晶世、美國燃料醫生等新晉品牌,老牌與新軍,他們如何去理解責任又如何在運營中詮釋責任的含義?我們一起走進本刊的專訪,同時關注各企業在市場上的表現,我們最期盼的是“說到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