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業界對十大品牌《通知》的下發均持積極看法,認為此舉將進一步提振香港人民幣債券市場的發展,并在長遠有利于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的發展。
點心債常態化
記者注意到,相比較以往個別審批央企發行點心債的案例,《通知》將香港人民幣債券的發行主體進一步擴展。根據《通知》,所謂的“非金融機構”指“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注冊的具有法人資格的非銀行機構”。這意味著,至少在字面上赴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的主體已經從此前僅批央企放寬到所有企業。
中銀香港[24.00 -1.03%]戰略發展部高級研究員張穎昨日向南都記者表示,民營企業未來應該有可能在港發行人民幣債券。“目前香港已經發展包括外資還有非評級的人民幣債券,國內的央企投資評級比較高,民企投資評級比較低,但內地放行香港市場非投資評級點心債,市場也有接受力。如果被容許發行人民幣債券,對民營企業本身也有好處。但市場風險也很高,加上現在民企股市風暴,比如渾水這樣的機構搗亂,可能在短期內會影響市場的接受程度。但如果民企在香港成立評級機構,完全可能有利于民企的發展。”
“考慮到目前境內企業的評級狀況,內地企業赴港發行人民幣債券將優先考慮央企。”國家發改委有關人士此前表示。
對于境內企業而言,赴港發行“點心債”最大的吸引力是債券利率遠低于內地。去年10月發改委批準寶鋼集團赴港發行人民幣債券,批準發行規模為人民幣65億元,寶鋼成為首家在香港發行“點心債”的內地企業。寶鋼“點心債”利率在3.5%左右,而當時香港人民幣存款利率接近為零。
《通知》亦對點心債做出明確規定,也即“境內非金融機構依法在香港特別行政區內發行的、以人民幣計價、期限在1年以上(含1年)按約定還本付息的有價證券”。按照規定,未來央企申報發行點心債可直接向國家發改委提出申請;地方企業向注冊所在地省級發展改革委提出申請,經省級發展改革委審核后報國家發改委審批。
《通知》要求,申請發行點心債的企業需具有良好的公司治理機制;資信情況良好;具有較強的盈利能力;募集資金投向應主要用于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并符合國家宏觀調控政策、產業政策、利用外資和境外投資政策以及固定資產投資管理規定,所需相關手續齊全;已發行的所有企業債券或者其他債務未處于違約或者延遲支付本息的狀態;最近三年無重大違法違規行為。
國家發改委表示,在材料齊全的情況下將在60日內做出核準或者不予核準的決定。點心債的核準文件有效期為1年,企業需在有效期內完成債券發行。
倒逼國內匯率利率改革
受訪業內人士昨日表示,發改委此番下發的《通知》對于香港離岸人民幣市場將形成直接利好。
“一方面鼓勵更多企業來港發債,對香港人民幣債券存量規模的擴大有好處。這樣香港可以更快地形成成規模的人民幣離岸資產市場,對鞏固香港的人民幣離岸市場有重大意義。另一方面,目前香港的人民幣債券利息基本是市場化的利率,企業可享受更優惠的融資成本,整體來看是雙贏格局。”深圳一位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昨日向南都記者稱。
此外記者還注意到,如果將此番發改委將點心債常規化動作包含在內,步入2012年以來各層面推動人民幣離岸市場發展的信號已經非常強烈。早在年初,深圳市場就曾傳出將允許境內與香港人民幣雙向匯兌,甚至允許兩地金融機構實施人民幣雙向貸款的消息。
“其核心只有一個,就是把香港的離岸人民幣存量規模做大,推動其市場化利率和匯率的形成機制,并以此來倒逼國內的利率和匯率改革。特別在倫敦離岸人民幣市場形成后,未來人民幣將不可避免有三個利率、四個匯率存在,其中的套利空間達到一定程度,會加速國內利率放開的腳步。”前述人士稱。
“推進內地企業來港發債主要也是為香港人民幣資金鋪出路,促進人民幣資金有序回流。”張穎表示,因為內地企業來港發債,一是解決企業資金問題,二是解決企業發債之后,將資金運回去。這將形成資金的跨境流動問題。所以政府要控制規模,去年李克強副總理訪港時說要將規模控制在500億,逐年增加,意味著每年被允許回流的資金也只有500億,把這500億放在內地貨幣供應、社會融資總額通盤的考慮之內,所以通過這種有序的開放,逐漸擴大規模,促進內地金融市場的開放和人民幣資金的跨境流動,促進整個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和香港離岸市場的發展。
張穎稱,此次《通知》的下發實際上也是去年36條挺港措施中有關支持香港人民幣業務和離岸中心發展內容的具體落實,除此之外,之前RQFII的額度也已增加到700億,這么快在短時間內逐步落實多項內容,顯示了中央政府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決心以及對香港人民幣市場發展的支持,對香港人民幣離岸市場的發展將產生巨大推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