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在國內的某次中國陶瓷資本高峰論壇上,有專家建議陶瓷行業在開展并購重組時,要采取聯邦制的形式,不以獲得管理權為目的,而是重點關注產業的協同效應同時還要兼顧整合營銷。在那次的高峰論壇上,還啟動了中國陶瓷品牌的評選比賽。
清華大學某金融學院的教授說中國陶瓷品牌的特點就是小而散,所以造就了目前國內陶瓷品牌廠家產量不足全行業的八分之一,單一企業比重更是在百分之二以下,而國內陶瓷品牌前十大企業的陶瓷產量還占不到全行業產量的六分之一。
所以該教授認為,陶瓷品牌行業小而散的特點讓這個行業很難在國內資本市場掀起波瀾。另一方面,怎么樣讓陶瓷品牌行業站上當下合伙人的潮頭,并且如何成功通過資本市場都值得認真思考。但最近幾年包括馬可波羅、紅葉陶瓷和斯米克等陶瓷品牌就成功登上國內陶瓷品牌排行榜的前幾位,這些都說明了中國陶瓷品牌應該積極尋求實體經濟跟金融的相對融合,只有如此才可以走出一條創新之路。
清華大學教授針對陶瓷品牌行業的并購重組給出了自己的建議,他說并購重組可以分成三個版本,最原始的并購重組是一點零版本,強調的是購,也就是購買公司控制權,這種方法可以把陶瓷品牌企業的控制權牢牢控制,但是談判時間長。并購重組的二點零版本就是以并為主,也就是在獲是公司控股權的前提下,只對人事和財務進行統一的管理,強調的是整體形象下的多品牌合作方法。這種方法企業文化整合難度小,合作驅動模式下企業自主性較大。
而對陶瓷品牌企業的第三種并購重組也就是三點零版本是金融加的思維方式,采用聯邦制,合伙企業的運營機制,具體而言就是以整合上市為目的,在財務上獲得公司的控股權,不以獲得管理權、經營權和品牌所有權為目的,通過整合市場營銷產生協同效應,統一金融操作提升議價能力,可以讓大家都在資本市場獲得收益。這種方式下的并購重組,企業整合難度小,獨立創新強,基本沒有收購資本的壓力。這種并購方式由于聚合效應,集團上市后市值會提升,股東價值相對于單一的企業來說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而且基于聯邦制下的下屬企業,執行都會經過大家的討論,在經營權上又可以保持企業相對的獨立性的好處。
資訊整理:中國品牌網《http://www.hlcssl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