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創新浪潮涌動的時代背景下,鄒光友以企業家的智慧交融科學探索精神,孕育出引領行業變革的新“薯”光。12月27日,一場名為《企業科學家 方便粉絲發明人鄒光友 科技創業點亮新“薯”光》的新聞發布會(下稱“發布會”)在四川綿陽光友紅薯博物園隆重召開,聚焦方便粉絲發明人、光友薯業集團董事長鄒光友的科技創業歷程。
本次發布會由國際馬鈴薯中心科技示范基地、國家薯類加工技術研發分中心、全國農產品加工技術創新機構、四川省馬鈴薯工程技術中心主辦,光友集團、光友薯業承辦,吸引了各地粉絲的廣泛關注與參與。
發布會深入報道了鄒光友科技創新能力和非凡創業精神。中國農業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任發政在發布會上與鄒光友進行對談。據對談,鄒光友出身農家,憑借努力考上大學,曾任三臺縣公務人員。1992年,他毅然辭職,創建光友薯業,并發明了世界第一碗方便粉絲,開啟了薯類主食產業化的新篇章。
鄒光友坦言,創業初期,只有500元,面臨缺人、缺銷路等諸多困難。他憑借著堅定信念不懈努力,推上三輪車在綿陽城區叫賣紅薯粉絲,成功打開市場。此后,他帶領團隊不斷科技創新,先后實現了六次粉絲技術革命,極大地提升了產品品質和市場競爭力。如今,光友薯業的產品已暢銷國內外,成為薯類深加工行業的領軍企業。
在發布會上,鄒光友還分享了他的成功秘訣和經營管理模式。未來,光友薯業將繼續研發更多好吃健康的薯類主食,滿足市場需求;繼續整合《光友經營管理模式》,面向全球“一帶一路”中小微企業舉辦培訓班,與社會共享! 繼續低成本擴建工廠,讓光友粉絲健康主食加工企業連鎖全世界!
綿陽市商務局一級調研員、綿陽市商務經濟研究會理事長李曉波在發布會上感言:“鄒光友獲得‘企業科學家’這份殊榮,我理解的是,他具有企業家和科學家的雙重特質——既懂科技又懂企業的經營管理。”
在鄒光友的創業實踐歷程中,我們見證了一位企業科學家對科技創新的執著追求。他將企業精神與科學探索深度融合,彰顯出不斷超越、勇于開拓的精神品質。展望未來,我們有理由相信,以鄒光友為代表的企業科學家典范,將成為后來者追求卓越、勇于創新的燈塔,共同織就科技進步與社會發展的和諧共生,為推動新時代的社會經濟發展貢獻應有力量。
(來源: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