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注意事項
1、基層處理
1)應清除基層的雜物、塵土,特別要注意鏟除粘在基層上的砂漿及漏散的混凝土,如原墻面膩子粘結性不強,則須將基層全部鏟除;
2)原基層有掉粉、起皮、空鼓等現象,須將基層全部鏟除;
3)對于舊房,一般情況下須將基層全部鏟除,避免后期出現質量問題;
4)對于保溫墻、輕體隔墻,在刷漆之前須進行貼布處理,避免后期因墻體變形導致墻面開裂。
2、吊頂施工
1)吊桿、龍骨的安裝間距、連接方式應該符合設計要求;
2)金屬吊桿、龍骨、后置埋件應該進行防腐或防銹處理;
3)木制吊桿、木龍骨、造型木板和木制飾面材料應進行防腐、防火、防蛀處理;
4)紙面石膏板上露出的釘頭應該點防銹漆;
5)盡量避免因安裝不合理或者漏刷而帶來的安全隱患;
6)采用木龍骨,安裝應符合以下要求:
●木龍骨應采用無扭曲的紅白松木,不得使用黃花松木。主龍骨規格應為50mm×70mm;次龍骨規格應為50mm×50mm或40mm×60mm;吊桿宜用4mm鋼筋制作。
●主龍骨吊點間距以確保主龍骨不發生下墜為好,主龍骨中間部分應稍起拱高度為房間短向跨度的1/200,主龍骨安裝后應及時校正其位置和標高。
●邊龍骨應按設計標高彈線,固定在四邊墻上。次龍骨宜用元釘固定在主龍骨上。主龍骨兩邊的次龍骨應錯位安裝?n次龍骨應根據罩面板的分塊尺寸和接縫,安裝于兩根次龍骨之間。
●次龍骨間距,一般為400—500mm。
●次龍骨、卡檔龍骨底面應刨光、截面厚度應一致。
●吊頂內的燈槽、斜撐、剪刀撐,應根據情況適當布置。輕型燈具應吊在主龍骨或附加龍骨上,重型燈具或吊扇不得與吊頂龍骨連接,應在基層頂板上另設吊鉤。
●全面校正主次、卡檔龍骨的位置及水平度,校正后擰緊吊桿。
●檢查安裝好的吊頂木骨架,應牢固可靠。
7)用鋁合金龍骨,其安裝應符合以下要求:
●主龍骨(承載龍骨)吊點間距,以確保主龍骨不發生下墜為原則。主龍骨中間部分應起拱,起拱高度不應小于房間短向跨度的1/200,主龍骨安裝后應及時校正其位置和標高。
● 吊桿距主龍骨端部距離不得超過300mm,超過適應增設吊桿。當吊桿與電氣設備相遇時,應調整吊點構造或增設吊桿,以保證吊頂質量。
● 次龍骨(中或小龍骨)應緊貼主龍骨安裝。當用自攻螺絲安裝面板時,面板的接縫處,必須安裝在寬度不小于40mm的次龍骨上。
● 根據面板布置的需要,應事先準備尺寸合適的橫撐龍骨,用連接件將其兩端固定在通長次龍骨上。明龍骨系列的橫撐龍骨與通長次龍骨的間隙不得大于1m。
● 邊龍骨應按設計標高,固定在四周墻上。
● 面積較小的衛生間,邊龍骨按彈線標高固定在四周墻上,次龍骨用連接件固定在邊龍骨上。次龍骨采用鋁合金帶與邊龍骨連接后,應達到張緊平直,需要時可增設吊桿。
● 全面校正主、次龍骨的位置及水平度。連接件應錯位安裝。主龍骨應目測無明顯彎曲,次龍骨連接處的對接錯位偏差不得超過2mm。校正后將龍骨的所有吊掛件、連接件擰緊。
●檢查安裝好的吊頂龍骨,應牢固可靠。
3、防水、防腐、防火處理
1)一般情況下吊頂的木龍骨需要做防火、防腐以及防蛀處理;
2)門套線靠近廚、衛的一面可以做防水、防腐處理;包門窗套時,嵌入墻內的木楔需要做防腐處理;
3)廚、衛的地面需要做防水處理,防水層應該從地面延伸到墻面,高出地面200mm,浴室墻面的防水層不應低于1800mm,做完防水后須做24小時閉水試驗。
4、電路改造
1)火線應經開關控制;
2)開關安裝的位置應便于操作,邊緣距門框的距離宜為0.15—0.2m;距地面高度約為1.3m;
3)落地安裝插座宜選安全型插座,安裝高度距地面宜大于0.15m;
4)插座的接地端子不應與零線端子直接連接;
5)暗裝開關、插座應采用專用盒,線頭應留足150mm,專用盒的四周不應有空隙,蓋板應端正,緊貼墻面;
6)漏電開關、電器、設備安裝使用說明書、合格證、保修卡俱全并相應提供做驗收依據;
7)電暖器安裝不得使用普通插座,不得直接安裝在可燃構件上;
8)插座離地面一般為30cm,不應低于20cm。接線時相線進開關,零線直接進用電器,開關一般距地1.3m高度, 開關安裝應考慮使用方便;
9)導線應按用電負荷大小合理選擇截面,軟導線(燈頭線)截面不應小于0.4mm2;穿管敷設的絕緣導線截面不應小于1.0mm2;普通線路應該用2.5mm2的塑銅線,空調線應該用4mm2的專用空調線,而且空調應當單獨設置一個回路;
10)暗線敷設必須穿管,電線保護管宜沿用最近的路線敷設,同一回路電線應穿入同一根管內,但管內總根數不應超過8根;
11)電源線與通訊線不得穿入同一根管內,導線在管內不應有接頭和扭結,接頭應設在接線盒內;
12)電線與其他管線之間要保持合適的距離;
13)單相雙孔插座應該左零右相;安裝單相三孔電源插座時,面向插座應該是左零右相,中間上方為接地線;
14)同一室內的電源、電話、電視等插座面板應在同一水平標高上;
15)廚、衛應安裝防濺插座,開關宜安裝在門外開啟側的墻體上;
16)塑料護套線可直接敷設在空心樓板孔內,護套層不得損傷;
17)導線應選用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的銅質絕緣電線或銅質塑料絕緣護套線,不得選用鋁質絕緣護套線;
18)電線保護管宜采用電線鋼管或塑料管,塑料管及配件必須為阻燃型產品;
19)電氣線路與熱水管之間平行敷設距離:當熱水管在下方時,不應小于300mm;熱水管在上方時不應小于200mm;交叉敷設時不應小于100mm。熱水管宜設保溫層或用保溫復合管;
20)電線排放橫平豎直,用金屬電線夾頭固定,電線連接盒應用金屬鈉子固定,電線表面無傷痕;
21)弱電系統如TV線、音箱環繞線、電話視頻線等必須根據使用要求敷設;
22)吊平頂內的電器配管,應按明管設置,不得將配管固定在平頂的吊架或龍骨上,一般不使用軟管。金屬軟管本身應做接地保護。各種強弱線的導線均不得在吊平頂內出現裸露;
23)接地保護應可靠,導線間和導線對地間的絕緣電阻值應大于0.5mΩ;
24)開關、插座要有暗盒,盒表面平整,外觀完好,絕緣器件無裂紋,安裝牢固,安裝方式符合規定。并列安裝的開關、插座、終端盒除按規定安裝外,須排列整齊,安裝牢固;
25)漏電開關安裝要正確,動作正常,靈敏度試驗符合規定,過于敏感,跳閘過頻或過量超載不能起動均不合格;
26)漏電開關、電器、設備安裝使用說明書、合格證、保修卡俱全并提供做驗收依據;
27)工程竣工時應該提供改造部分的電路圖。
5、水路改造
1)各類閥門安裝位置應正確且平正,留有合適檢修口,便于維修;
2)嵌入墻體、地面的不銹鋼管道應進行防腐處理并用水泥砂漿保護;
3)給排水管材、管件必須符合現國家標準的要求,冷、熱水進水管可采用塑覆銅管或塑覆鋁管,排水管應采用硬質PVC排水管材、管件;
4)施工前應檢查原有的管道是否暢通,施工后再檢查管道是否暢通。隱蔽的給水管道應做通水檢查,新裝的給水管道必須按有關規定進行加壓試驗,應無滲漏現象;一般民用水管壓力承載為2kg,一旦發現壓力不夠可分段泵水,查出滲漏處;
5)鍍鋅管道端頭接口螺紋必須絞八牙,進管必須五牙,不得有爆牙,生料帶必須繞五圈以上,方可接管絞緊。絞緊后,不得朝相反方向回絞。安裝完畢后,應及時用管卡固定。管道與管件或閥門之間不得有松動;
6)暗鋪的給水道,必須經水壓試驗無滲漏并檢驗合格后,方可封閉;
7)塑料(PVC)管道、管件,應嚴格按產品安裝說明書規定安裝;
8)管道敷設應橫平豎直,在轉角、水表、龍頭、閘筏或管道終端10cm處均應設置管卡,與管卡連接墻體或其他結構物必須牢固不能松動;
9)冷熱水管安裝應左熱右冷,平行間距應不小于150mm,工程竣工后應提供改造部分的水路圖。
(二)隱蔽工程驗收標準
1、電氣系統驗收
1)電氣系統圖應標明布線走向,驗收時逐路檢驗,中途變更作好記錄,竣工驗收后應標明最終暗管走向、高度、具體位置、導線截面面積和規格型號,以備一旦出現電氣線路斷路或再裝修時確定暗敷電線所在方位。
2)所有與開關、插座、漏電保護裝置、配電箱及其它用電器連接的電線接頭,應留有一定余量,一般為15cm。
3)電氣布線應采用暗管敷設,穿管敷線的管內導線的截面積之和不應超過管內徑面積的40%,導線在管內不應有結頭和扭結,嚴禁有扭絞、絕緣層損壞和護套斷裂等缺陷,嚴禁將電線直接埋入抹灰層內。
4)管和線安裝牢固,順直平整,包扎嚴密,絕緣良好,不傷芯線,管內無接頭,穿線管與下線盒連接緊密固定可靠。
5)電線與電話線、TV線、通信線等不得安裝在同一管道內。
6)所用電線和線管等必須是用國標產品,應有產品合格證檢驗報告。符合設計要求和現行標準的規定,電氣施工人員應持證上崗。
7)符合“相線進開關,零線進燈頭”的規定,三孔插座的接地線應單獨敷設,不得與工作零線混同,面對插座時應符合“左零右相,接地在上”的規定。
8)除特殊設計要求外,同一房間下線盒高度一致,間距合理。
9)電線與燃氣管路的間隔距離如表1-2規定?捎镁沓邫z驗。
電線與燃氣管道間隔距離
2、水路驗收
1)檢驗上、下水走向是否正確。
2)檢驗冷、暖水管兩個系統安裝是否正確,一般熱水管為紅色,熱水龍頭開關中間有紅色標識,可通過試水冷、熱來驗收。
3)檢驗水管敷設與電源、燃氣管位置,一般間距≥50mm,可用卷尺檢驗。
4)所用防水材料的品種、牌號及配合比,必須符合環保標準和有關標準的規定,產品應有出廠合格證明。
5)涂刷防水層的基層表面,不得有凹凸不平、松動、空鼓、起砂、開裂等缺陷,含水率應小于9%。有地漏的廚房和所有廁所的地面防水層四周與墻體接觸處,應向上翻起,高出地面不少于300-500mm,不倒泛水、積水,24小時閉水實驗無滲漏。
6)防水層應粘貼牢固,無滑移、翹邊、起泡、皺折等缺陷,地漏、蹲坑、排水口等應保持暢通,施工中應采取保護措施。
7)穿過墻體、樓板等處已穩固好的管根,應加以保護,施工過程中不得碰損變位;對所有易產生空隙的部位要加細處理,防止滲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