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以為只有紅木家具才是稀缺的,其實紅木工匠照樣也是整個行業難覓的。紅木家具講究差異性和曲線的變化,所以除開料和雕刻外,其他工藝純手工制作,而當代精通紅木家具制作工藝的工匠正在逐漸減少。據中國十大紅木家具品牌業內人士表示,再這樣下去,紅木行業的工匠正會面臨著“后繼無人”的困境。
80、90后不愿意學習這些活,面對60、70后已逐漸老去,整個紅木行業現在存有高技術的紅木工匠簡直是少之又少了。紅木家具的生產不能單靠機械化來完成,它需要工匠的細心越雕刻,彩繪,描邊等等,而這些技術并不是人人都可以學會的。
“過去,一般人家做家具,把匠人請到家里,管飯管住,慢工細活。這樣制作出來的家具品質好,相當于量身定制。”中國紅木家具品牌業內人士說道。實際上,即使現在,在某些偏遠的農村,家具制作(還包括竹席的制作)依然延續著這樣的習慣。
面對越來越稀缺的工匠人才,某些紅木企業采用高薪挖人的戰術。據悉,一些有經有驗的木工日收入可達400-500元,月薪過萬以上。而一些紅木企業更是不斷提高工匠的待遇,留住更多的人才。
但這些手段也是能緩解一時,長久下去并不辦法。為此,業內人士表示,紅木企業想破突這層關系,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培養更多懂技術的人,提高他們待遇,從精神到資薪問題上都能有所提高。
除此之外,紅木企業還應該懂得資源整合,以前的作坊可以說就是現代車間化生產的前身,不存在過去一木一器、一匠一器這樣的考究制作,而是批量化的生產。提高企業標準化生產,結全科技技術,融匯起來,才能真正解決。
資訊整理:中國品牌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