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
9月6日,全球三大消費電子展之一的柏林國際電子消費品展覽會(IFA 2017)在德國落幕。TCL攜包括多媒體、通訊、空調、冰箱洗衣機以及智能家庭新品整體亮相會場,多款智能科技創新產品令人印象深刻。
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在接受人民網記者采訪時表示,第七次參加IFA展的TCL,展臺面積從2011年的700多平方米,擴大到了如今的1800多平方米;TCL多媒體2017全球新品發布會也同步在此舉行,這都是令人興奮的變化。而這些不僅只是TCL的變化,更是整個中國制造業在國際市場上崛起的縮影。
他指出,借助國家“一帶一路”倡議,TCL確實加速了國際化的布局。目前,TCL相關產品在海外銷量已有相當比例,他指出未來TCL國際化的不同在于,TCL將更著重于國際化的經營質量。
依托“一帶一路”加速國際化
數據顯示,2017年上半年,TCL營收達到522億元,營業收入增長7.9%,凈利潤16.6億元,增長110.8%,其中海外收入占比45%,達到230億元。
李東生對外公布了TCL最近在拉美,特別是巴西、阿根廷取得進展:“去年TCL在巴西設立了合資企業。很快我們也將在阿根廷設立合資公司,將覆蓋阿根廷、秘魯市場。”據李東生透露,今年上半年TCL在美國市場彩電銷量同比增長216%,躋身前三名。未來,TCL還會加大力度拓展俄羅斯、中東歐、非洲業務,逐步在全球形成統一布局。亞太地區的業務一直比較穩定。
李東生表示,歐洲是TCL整個國際化發展的重點市場。歐洲市場相比全球主要業務區域業績表現最差,因此,從去年開始就對歐洲業務做了調整,目前已經稍見成效。
TCL在法國設立了歐洲總部,而法國也是TCL在歐洲電視市場占有率最高的國家,達到10%。TCL選擇將法國作為歐洲地區的突破口,逐步提升TCL在歐洲的品牌影響力。
“雖然目前TCL在歐洲處于市場、渠道、品牌建設的投入期,還沒有獲利,但我們會繼續加大歐洲市場建設、品牌推廣的力度,相信一兩年后不只銷售增長,還實現利潤增長。”李東生如是說
作為最早進行海外市場拓展的TCL,在一帶一路的政策下,國際化道路再次進行升級。李東生表示,未來要更著重于國際化的經營質量,在三到五年時間,在全球主要國家和地區能夠建立起競爭力,達到比較高的份額比例,以及創造利潤。
通訊業務期待破局
對于備受市場關注的TCL通訊業務,李東生認為,目前TCL通訊的主要收入和利潤90%在國外市場,雖然國內市場暫時受挫,但TCL有信心逐步恢復產品競爭力。
他指出,國內手機市場波動很大,TCL過去兩年在國內的經營方式、產品轉化沒有跟上市場的節奏,管理經營體系的效率速度也有改善空間。
近兩年,TCL通訊業務負責人一職處于波動狀態。2015年12月,TCL通訊原首席運營官及中國區總裁王激揚因身體原因辭職。隨后來自華為負責消費者業務的楊柘加入TCL接替王激揚。而今年2月,TCL一封內部郵件顯示:TCL通訊董事會同意楊柘辭去TCL通訊首席運營官、中國營銷本部總裁職務,同時不再擔任TCL通訊董事、營運執行委員會成員。
在李東生看來,中國手機業務確實很難做,做不好就得換人。人員調整還有一個目的----培養能打勝仗的將軍。李東生開玩笑說,TCL不需要那么多軍師、參謀長,而更需要敢于承擔責任、有全力以赴決心的人。李東生表示,只有在整個綜合競爭力足夠強大之時,才會再在中國市場加大力度發展手機業務。
李東生補充說,公司戰略的傾斜、黑莓品牌的成功運營,以及國外市場相對穩定的發展,TCL有信心在今年第四季度看到通訊業務的改善成果。
未來加大半導體和人工智能領域投入
對于未來,李東生指出, TCL會在兩個技術領域加大投入,爭取在兩個技術領域能夠達到全球領先水平。
“一是半導體顯示技術,去年我們在半導體顯示領域的專利申請僅次于三星顯示,超越了絕大部分半導體顯示企業,包括日本企業。”據李東生透露,目前,華星光電正在深圳建設第11代液晶面板線,明年投產;TCL還正在武漢建設第6代柔性AMOLED生產線,2019年投產、2020年放量。目前,華星光電只有40%的面板供應給TCL,60%對外供應。未來,對外供應的比例將提升,因為一條11代線的產能等于兩條8.5代線。
“二是智能和互聯網應用方面,特別是人工智能,這塊是未來技術發展的方向,通過人工智能技術,嵌入到各個終端產品當中,用互聯網、大數據支撐企業的發展。”他坦言,目前家電的人工智能應用剛剛才開始,人工智能到底會發生到什么程度,其實現在是沒有人能夠做出準確判斷的。但是TCL相信人工智能一定能夠給人的生活提供更大的便利,并且智能制造一定能夠極大地提高生產效率。接下來,TCL也會將人工智能方面以及智能互聯網應用方面做為兩個重點技術方向。
李東生補充表示,在提升工業能力方面,TCL會集中在智能制造,這就是所謂的“中國制造2025”和“德國工業4.0”,TCL已經在主要產業生產工廠開始了新一輪的智能制造升級,智能制造和相關的工藝技術開發是能夠保持中國作為制造大國,保持實體經濟、實業競爭力的基礎,所以TCL未來在這方面也會投入很大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