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公布的2015年1-12月電子信息主要產品進出口情況表顯示,我國家用電子電器產品的出口總金額達1057億美元,同比下滑0.6%;家電進口總金額198億美元,同比下滑5%。
去年家電出口的形勢嚴峻已經是板上釘釘。在主要大家電產品上,按照不久前海關總署的數據,2015年1~12月份,全年彩電出口總量達7183萬臺(其中液晶電視6895萬臺),同比2014年下滑3%,出口總金額777.1892億元人民幣,同比2014年下滑6.6%。
白色家電方面,2015年1~12月份,我國空調產品出口總量達4140萬臺/套,出口總金額479.4545億元人民幣;冰箱出口總量3966萬臺,出口總金額337.4706億元人民幣;洗衣機出口2115萬臺,出口金額218.3807億元人民幣;微波爐出口5371萬個,出口總金額164.558億元人民幣。
除了冰箱出口總量增長2%外,空調、洗衣機和微波爐分別同比下滑4.9%、4.9%和6.8%,四大白色家電產品全年出口總金額更是全部下滑。
所以,不管是主要大家電產品,還是廣義上的家用電子電器產品,2015年的出口形勢都不太樂觀。
在上述幾個產業中,彩電行業的情況尤為值得關注,因為2015年,在內外銷均不利的背景下,國產幾家彩電品牌可能出現巨額虧損,這意味著2016年的家電行業,彩電業的大洗牌最先被引爆的可能性也最高。
在樂視宣布入股TCL多媒體之后,彩電業界對于接下來的行業整合預測也多了起來。從輿論看,多數分析人士都判斷,樂視和TCL多媒體不會是彩電界唯一的聯姻案例,接下來還將有新看點。
從整個2015年的彩電市場來看,彩電大尺寸進化方向,勢不可擋。據市場調查機構中怡康線下月度零售監測數據顯示,43寸、48寸、49寸、55寸和65寸份額實現增長,其中55寸份額接近1/4。
在一份中怡康研究報告中,將大于等于55寸的市場定義為大板電視機市場,2015年大板的零售量滲透率達到了21.6%,零售額滲透率39.9%,未來大板的滲透率還會繼續增長,預計2016年會達到25.5%。
而在產品技術、外觀方面,彩電差異化競爭加劇且亮點頻現。據中怡康線下月度零售監測數據顯示,彩電線下智能比重接近85%;4K比重達到53%,同比提高25個百分點;曲面、超薄依舊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中怡康品牌中心總經理左延鵲認為,畫質是消費者對于彩電產品的基本需求,也是行業內一直在突破的技術點,高色域屬于對于彩電產品畫質改善的技術,會和高清晰度的產品一樣成為市場上的主流產品,預計2016年市場規模將達到760萬臺。
而據家電網了解,HDR技術將成為2016年市場上的亮點之一,該技術也得到了包括索尼、三星、創維、TCL等眾多廠家集體撐場。
此外,量子電視技術在2016年大概率也會成為市場主流方向之一,2016年預計會有多個品牌將量子作為產品賣點進行市場宣傳。
2015年是中國家電行業的大冷年,很可能算得上是最近這幾年寒潮之最,除了廚電等少數類別,幾乎所有家電產業均出現了負增長,有些行業的下滑幅度大,彩電行業因巨虧企業多,尤其令業界印象深刻。
一方面是老牌彩電企業的巨額虧損和新老彩電品牌的合縱連橫,另一方面是從OLED、量子、HDR等各個方向涌來的技術創新和產品突破,在日系彩電品牌事實性退出后,國產彩電品牌內部也在悄然發生改變。未來兩年,這兩大因素很可能同時作用而激發彩電行業的格局發生突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