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走進E5館,大片以“Think Blue. 藍·創未來”為主題的藍色區域中,點綴著身著真絲雪紡等清透光滑的材料服裝的模特,四款首發車型閃亮在31款展車之中,十分醒目。置身其中,一股都市人向往的清新、靈動氣息撲面而來。
這種感覺能夠讓人立刻聯想到歐洲第一大汽車企業大眾汽車的品牌調性——對科技創新以及環保技術的一貫關注,以及多元化的品牌戰略所帶來的霸氣。
此次參加北京車展,中國十大品牌之一大眾汽車特意請來在時裝行業被譽為新一代德國“神童”的Frida Weyer操刀設計,力求用時尚的方式詮釋這個有著近百年歷史的汽車工業制造商的品牌靈魂。
1937年,“Gesellschaft zur Vorbereitung des Deutschen Volkswagens mbH”公司成立,次年9月16日更名為“Volkswagenwerk GmbH”。
當時誰也不會想到,有朝一日它會成為歐洲最大的汽車制造商。二戰結束后,1945年6月,大眾汽車公司由英國軍政府接管之后,甲殼蟲車型投入大量生產。
這是大眾汽車的第一款明星車型,1972年2月,大眾汽車打破汽車產銷世界紀錄,甲殼蟲以超過1500萬輛的銷售紀錄,超越福特汽車公司Model T車型在1908~1927年之間所創下的傳奇銷售紀錄。
隨后,一系列普通平民可以消費得起的產品陸續推出,1973年起,大眾汽車的多產品策略啟動。第一步就是推出Passat,這也是大眾汽車第一款放棄氣冷式引擎與后輪驅動結構,改采革命性的水冷式引擎與前輪驅動結構的車型。Scirocco則成為大眾旗下第一輛前置前驅Coupe,標榜好開、省油、價位合理。而同年推出的Golf,更是直接成為“新國民車”代名詞,至今已發展至第六代。
豐富且成功的產品策略幫助大眾汽車平安度過1974~1975年的全球石油危機。當其他德國車廠的銷量在1975年至少下降40%時,由于Golf的熱賣,大眾汽車奇跡般地維持與前一年相同的水平。
1982年,大眾汽車做出對于日后全球化非常重要的決定——進軍中國市場。初期大眾與上海汽車合資。上世紀90年代,再與一汽成立合資公司,并在長春設立生產線.
為了貼近市場,大眾汽車將德國優異的工藝水平廣泛投射至全球各地,而這也正是大眾汽車品牌如今能夠快速崛起的重要原因。
與此同時,大眾汽車積極在歐洲展開多品牌策略。先是1986年接手西班牙車廠西雅特,擴大了市場版圖,成為擁有28萬員工的歐洲最大汽車制造集團。
隨后,1990年底,捷克政府也同意了斯柯達汽車與大眾汽車的并購案。1998年起,大眾汽車集團開始收購豪華車品牌,將布加迪、蘭博基尼、賓利納入旗下,大舉進軍豪華車及超級跑車市場。而通過與瑞典斯堪尼亞公司(Swedish Scania AB)的合作,大眾汽車將觸角深入重型卡車領域。
目前,大眾汽車旗下擁有十大汽車品牌,公司根據各品牌產品的特點進行全球市場細分定位,盡可能提供滿足每一個消費者需求和生活方式的汽車,以達到對全球市場的全覆蓋。
與美國通用的高舉高打、日本豐田的細膩精致不同,戰略嚴謹務實、策略上靈活機動的大眾汽車在市場中張弛有度,奠定了去年成為世界第二大汽車制造商的基礎。
大眾汽車認為,發展電力驅動技術和深挖傳統驅動技術并行的戰略,是實現節能環保的必經之路。為此,大眾汽車方面在北京車展的展臺上,還特意分割出“大眾汽車技術展示區”,在這一區域,大眾汽車采用“人機互動”的方式,展現TSI渦輪增壓汽油直噴、TDI渦輪增壓柴油直噴以及Hybrid油電混合等技術。
正是大眾汽車這種全球化的戰略布局與最大限度的本地化得到了有效結合,在不久前全球金融危機肆虐的這段時間里,安然度過了這場危機。超越豐田的目標去年已經實現,成為全球車壇霸主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