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屆中國(漯河)食品博覽會(以下簡稱“食博會”)在河南省漯河市開幕。據了解,本屆食博會共吸引中外客商萬余人,有來自歐、美、亞、非等25個國家的78家企業和國內22個省市區的790家企業參展。其中,雙匯集團作為漯河市的本土企業,已連續16年參展。
河南漯河是雙匯集團總部所在地,作為東道主企業,雙匯多年來積極支持食博會的各項工作。雙匯發展總裁馬相杰在接受新華網采訪時表示,本次食博會,雙匯不僅要高標準做好展位設計、產品展示和品牌推介,還要做好工業基地的接待參和商務洽談。
300余種產品盛裝亮相食博會
據了解,本屆食博會雙匯以“轉型升級,開創未來”為參展主題,分主、副兩個展廳,主要展示美式、西式、中式、休閑肉制品、餐飲食材和電商渠道等6大類300多種產品。其中,主展廳面積246平米,設置六個展示模塊,分別是主題展示區、美式西式展區、中式工業化展區、肉制品綜合展區、生鮮及調料綜合展區、新品品嘗體驗區,展示企業轉型升級成果的同時兼顧傳統經典產品;副展廳面積90平米,位于展館外部,主要舉辦“雙匯熟食節”系列活動。
漯河食博會雙匯展廳現場
馬相杰表示,雙匯十分注重技術創新和產品推廣,據其介紹,目前雙匯擁有10個專業技術中心和海外研發機構,每年推出新產品銷量占總銷量的10%以上。并按照萬隆董事長提出的“調結構、擴網絡,促轉型、上規模”的戰略方針,加大了產品研發、市場和營銷的創新。
在今年的食博會上,雙匯將重點推介“鴻運當頭”、“鹵福齋”等新產品,以滿足國內消費者的需要。此外,雙匯今年還將圍繞高溫、低溫、中式工業化、餐飲、休閑、大健康六大產品戰略,推出系列新產品投放市場,進家庭上餐桌,讓消費者的選擇更豐富。
“雙品牌”戰略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
馬相杰表示,如今雙匯在中國市場推行的是“雙品牌”運作,冷鮮肉和中西式肉制品使用雙匯品牌,美式培根、火腿、香腸啟用Smithfiled品牌。“兩個品牌定位不同,起到相輔相成、相互疊加的作用。”目前,雙匯冷鮮肉有200多個品種,中式、西式、休閑、大健康肉制品有1000多個品種規格。
據了解,Smithfield品牌是雙匯收購美國史密斯菲爾德公司后,發揮中美企業協同效應,引進世界大品牌Smithfield和歐美發達國家先進技術、設備,生產高品質低溫肉制品,是雙匯調結構、促轉型、滿足消費升級的主力新品。
相關負責人介紹,Smithfield品牌的美式產品,品牌、原料、工藝技術和設備都來自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工廠建設由美國專家團隊主持完成,產品生產也在美國專家團隊指導、協助下進行,確保產品高品質和純正的美式風味。
業內人士指出,雙匯集團的品牌建設經歷了幾十年的市場沉淀,在廣大消費者心目中已經具有較大的影響力。數據顯示,2017年,雙匯品牌價值突破600億元。
從漯河走向全國 從中國走向世界
作為中國最大的肉類加工基地,在國內,雙匯已經完成了整體工業的布局,在全國18個省市建設有30個現代化肉類加工和物流配送基地,除新疆、西藏外雙匯產品都可以做到朝發夕至。
此外,雙匯還在全國建立有完善的銷售網絡,有300多個銷售機構,100多萬個銷售終端,雙匯在天貓、京東等國內知名電商平臺均建設有官方旗艦店,雙匯自己的專屬電商平臺正在有序推進。
除了在國內站穩腳跟,雙匯還將目光投向了全球,開始了“走出去”的步伐。國際化五年來,雙匯取得了不俗的成績:2013年完成收購美國肉類食品企業“Smithfield”;2014年整合全球100多家企業成功上市;2015年實現了中美歐協同,雙匯美式工廠在鄭州建成投產;2016年跨入世界500強;2017年萬洲國際股票被列入香港恒生指數成份股……展示了中國企業走出去的實力。
談及雙匯今后的國際化進程,馬相杰表示,雙匯目前在中、美、歐都有企業,下一步雙匯將在中國重點發展屠宰業和肉制品加工業;美國方面,在做好屠宰制品的前提下,會適度發展牛肉、羊肉和其他產業;歐洲的部分將和中美聯合做一個全球最大的肉制品加工企業。雙匯在向歐美學習加工技術和管理的同時輸出自身企業文化,提高整體的協同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