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居建材行業由粗放式經營逐步步入精細化營銷管理階段,而家居細分領域的品牌龍頭,紛紛憑借品牌及營銷優化方式的升級,從而攫取更高的市場份額。作為定制家居行業標桿,索菲亞的“大家居”戰略及“工業4.0”實施進程值得參考,而好萊客衣柜位于規模效益拐點期,營銷改革也在逐步推進,大亞科技市場品牌美譽度高,股權激勵政策使它邁向治理改善階段,而兔寶寶悉心打造的專賣店體系建設也開始步入收獲期,其輕資產運營模式毫無疑問在建材領域極具稀缺性。
如何把握營銷體系精細化
營銷體系精細化,在于把握家裝渠道入口:1、縮減經銷商層級,渠道扁平化改造;2、建立統一品牌形象,對經銷商提供裝修、營銷補貼等政策支持;3、實行業績考核制度,增強經銷商優勝劣汰力度。家裝公司的收入結構中,主輔材銷售收入約50%,建材家居按照下游流通渠道劃分,家裝公司代理消費者采購占45%左右、精裝修15%,消費者自主裝修占40%。未來,購房者自行裝修比例將下降,家裝公司作為建材家居、尤其是建材行業的重要流量入口,或協同建材、家具品牌發揮更大的效用,成為產業鏈集約化、規模化整合的關鍵切入點。
未來品牌效應愈見明顯
建材家居市場規模約4萬億,空間巨大:我國大家居消費市場(包括主輔建材、家具及軟飾等)整體市場空間約4萬億元,其中,占較大份額的細分品類,包括家具(18%)、人造板(13%)、陶瓷(12%)、石材(10%)等。硬裝、軟裝比例達到3:1以上,對比國外經驗,我國家裝市場表現出“重硬裝、輕軟裝”的消費特點。而未來,在品牌化、集約化的趨勢下,龍頭企業的行業地位將不斷增強,從而在家具領域品牌力相對較強(龍頭占比5-10%),且仍有較高成長性,預期未來品牌效應會越漸凸顯。而在消費結構上,家裝硬裝/軟裝比例將逐步縮小、人造板等建材領域具備較大整合空間(龍頭占比<1%)。
人造板的升級換代趨勢
我國人造板屬完全競爭行業,進入門檻較低、行業總體呈現產能過剩、過度競爭等特點。按下游用途,人造板分公裝、家裝、家具,各占約30%。未來,人造板行業將面臨整合,一是產品線縱向終端延伸,中游板材制造企業向下游品牌化定制化方向發展;二是消費升級下,中高端需求增長將持續帶動產品結構性變化。目前,歐洲傳統刨花板、中纖板近10年產量,基本持平或年均略有下降,高端產品OSB板(細木工板、膠合板的升級換代產品)快速增長,顯著體現人造板的升級換代趨勢。
消費結構在不斷發生變化,建材領域的整合空間也在不斷擴大,從而,龍頭品牌的效應則更具影響力。而面對品牌的營銷優化升級,各大企業方式、渠道盡各不相同,但發展目標卻一致。透過產業鏈的變化現狀,透析品牌龍頭的動態,在家居建材行業由粗放式經營逐步步入精細化營銷的管理階段,開辟出屬于自己的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