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行牛奶(左)包裝被指侵權
近期廣東乳企品牌糾紛頻發,分析稱競爭加劇導致
12月19日,燕塘乳業公司訴廣州風行乳業股份有限公司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在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根據燕塘此前發布的公告,燕塘要求風行乳業停止“純牛奶”、“原味酸奶飲品”等產品對燕塘的包裝裝潢侵權,賠償經濟損失100萬元。
除了燕塘訴風行包裝侵權外,此前晨光乳業也訴溫氏乳業“供港”商標侵權。近期廣東乳企相關品牌糾紛頻發,分析認為,這實則是廣東乳品市場競爭加劇的結果。
“奶花”包裝引發雙方糾紛
燕塘乳業12月17日發布的公告顯示,與風行乳業的糾紛緣由是牛奶外包裝。燕塘方面認為,其所使用的包裝裝潢以從一側傾倒牛奶并濺起奶花為設計創意,具有特有的構成元素,能夠被消費者識別,是知名商品特有的包裝裝潢。而風行乳業未經其許可,在生產、銷售的“純牛奶”、“原味酸奶飲品”上使用了與燕塘近似的包裝裝潢,造成兩家商品相混淆,使消費者對商品的來源產生誤認,涉嫌構成不正當競爭。
“我們是在今年年初發現風行存在包裝侵權問題的。”燕塘乳業證券代表王歡歡告訴新京報記者,燕塘乳業曾就侵權問題與風行乳業溝通未果,因此決定采取法律手段。
就此,燕塘乳業向風行乳業提出了停止包裝裝潢侵權、賠償經濟損失100 萬元、連續一個月在媒體上刊登聲明賠禮道歉、消除影響等訴訟請求。
針對燕塘乳業發起的侵權指控,風行乳業法務部吳律師12月20日回應新京報記者稱,由于還沒有判決結果,因此不便提供相關證據。
12月19日,燕塘乳業訴風行乳業不正當競爭糾紛一案在廣州市天河區人民法院開庭審理,截至記者發稿尚無判決結果。
風行涉事產品仍然在售
公開資料顯示,包裝裝潢權只適用于知名商品,且沒有明確的權利期限。如果產品使用的名稱、包裝、裝潢的主要部分、整體形象與知名商品相似,且造成購買者發生誤認或者混淆,可以認定為近似。
燕塘乳業提供的商品對比圖顯示,風行乳業涉訴的“純牛奶”和“原味酸奶飲品”在產品名稱、包裝規格、包裝底色方面與燕塘同類乳品基本一致,且包裝正面均有牛奶向下傾倒濺起奶花圖案。
王歡歡對新京報記者表示,據經銷商反映,風行乳業涉訴產品令消費者產生了混淆,對燕塘乳業同類產品銷售造成了一定影響。
燕塘乳業認為,“燕塘”牛奶品牌源于 1956 年,旗下純牛奶、原味酸奶飲品等多款乳品被評選為“廣東省名牌產品”等稱號,廣為消費者知曉。其“純牛奶”和“原味酸奶飲品”包裝自2008年起開始使用,而風行乳業2款涉訴產品及其包裝今年才推出市場。
12月20日,新京報記者在電商平臺查詢發現,風行2款涉訴產品仍在銷售。其純牛奶售價為69元/箱(250ml ×16),原味酸奶飲品售價為66元/箱(250ml×16),單位售價均比燕塘乳業低。
維權頻發或因競爭激烈
分析認為,隨著外來品牌的不斷滲入,廣東本土乳企競爭愈發激烈,燕塘此次狀告風行正是為“守住自己的陣地”。而在此前,晨光乳業訴溫氏乳業“供港”商標侵權,也被認為是供港產品飽和后轉向內地市場的競爭所致。
對于“守陣地”的說法,王歡歡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予以否認,稱僅是出于維權發起訴訟。據其從第三方數據了解,燕塘乳業在廣東仍是龍頭乳企。
燕塘乳業2014年披露的招股書顯示,2012年廣東省擁有含乳飲料和植物蛋白飲料生產企業14家,其競爭對手既包括伊利、蒙牛、光明等全國性乳企,也有皇氏乳業、風行乳業、廣美香滿樓、晨光乳業、綠雪生物等廣東本土乳企。在當時的燕塘看來,盡管風行擁有近90年歷史,但仍屬于“中小型企業”。
乳業專家王丁棉告訴新京報記者,在廣州市場,燕塘與風行有著深厚淵源,均為老牌國企且同屬于農墾系統,產品線也大致相同。不同的是,燕塘乳業管理較規范,近15年來未虧損過。風行乳業則在管理和研發方面有欠缺,多年處于虧損狀態,近幾年才有起色。
不過官網資料顯示,風行乳業已于2016年完成股份制改制,且在近兩年加快了新品推出和業務擴張。今年8月8日,風行乳業還并購了河北張家口老牌乳企長城乳業。據廣東本土消費者反映,燕塘產品在整個廣東較為常見,而在廣州市場,兩家產品鋪貨率都很高,一些產品也較為同質化,缺乏辨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