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介紹,華東政法大學“中國法治戰略研究中心”將緊密對接全面推進依法治國戰略,以優勢法學一流學科為支撐,整合全校資源、匯集校內外精英,服務于國家特別是上海及長三角地區法治戰略實施和經濟社會發展。中心主動對接十八屆四中全會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戰略需求,致力于對立法、執法、司法等法治實施中的關鍵點、難點和焦點問題進行對策性研究,及時回應社會熱點法治事件,積極提交高質量的對策咨詢報告和專家建議,努力成為中國推進全面依法治國過程中一個有影響、有分量的法治建言者。
中心主任由華東政法大學黨委書記曹文澤教授和校長葉青教授共同擔任,執行主任由分管副校長顧功耘教授擔任,常務副主任崔永東教授主持中心工作。中心注重整合學術功能和社會功能,積極推進學術成果的社會轉化,致力于服務決策、服務社會、服務改革,強調用中國話語闡釋中國道路、中國價值,讓世界讀懂中國、讓中國融入世界,為人類文明貢獻中國思想、中國智慧。據介紹,法治戰略論壇是中心主要的年度智庫論壇,也是目前中國法學類智庫的重要交流平臺。
在開幕式上,華東政法大學校長葉青在致辭中表示,在“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全面依法治國戰略已經進入深化的關鍵期,司法改革也進入了攻堅期和深水區,當此之際,建設中國法治戰略研究中心,是華政沖擊一流政法大學戰略目標的關鍵一招;是華政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的主動擔當;是華政探索中國特色新型智庫的重要舉措。學校有信心、有決心、有恒心,把中國法治戰略研究中心打造成一流學科的“加速器”、一流成果的“孵化器”、一流人才的“培養池”,全面建成有影響力、創造力、競爭力和有服務力的高層次實體中心,為推進依法治國偉大事業作出應有的貢獻。
上海市法學會會長陳旭認為,法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基本特征。法治戰略是“四個全面”國家戰略的重要內容,是我們黨在長期執政過程中探索和總結的治國理政的基本方略,是實現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機制法治化的根本保障。法治戰略的關鍵點在于實施,而實施的關鍵又在于如何適應中國國情和社會環境。法治戰略研究在根本上是一種對策應用型的法學研究,中心的成立在國家法治需求與辦學研究成果之間找到一條好路徑。
中國建設銀行總行副行長黃毅、最高人民法院中國應用法學研究所副所長范明志、江蘇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李玉生、河北省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王越飛、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副院長黃祥青、上海市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龔培華、蘇州市政協副主席張躍進、安徽省人民檢察院正廳級巡視員柴學友、清華大學法學院王晨光教授、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許身健教授、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趙曉耕教授、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葉必豐、華東政法大學何勤華教授等知名學者出席論壇。
論壇閉幕式上,中心常務副主任崔永東教授作學術總結,提出司法改革是法治戰略的時代命題,中心應法治的時代需求應用而生,應當在國家法治戰略實施過程中有所作為。顧功耘副校長為論壇致閉幕詞,再次感謝領導專家與社會各界的支持,中心將不辜負社會各界的期望,把中心建設成為國內一流、并在國際上有相當影響的法學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