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6月22日,中國互聯網大會在北京拉開大幕。包括阿里巴巴、360、滴滴出行、谷歌等多家中外科技公司的高管,以及業界知名學者在會上發表了自己的觀點,并對中國互聯網的未來進行了展望。
阿里移動事業群總裁俞永福表示,“對于互聯網基因和非互聯網基因,面對未來,大家如何看待這兩種基因的融合,看待這兩種能力在組織里的價值,其實我非常敬畏非互聯網能力,其實它會影響這種產業跑得更遠”。他強調,互聯網本身是一種能力,是一種方法,能夠保證我們比原來跑得更快,但實際上它是“定語”,不是“主語”。
“今天大家開車時用導航都覺得很普遍,實際上有了數據驅動、有了這樣一種實時運行,企業未來的運營和管理就可以像駕駛一輛汽車。”用友網絡CEO王文京認為,借用今天的互聯網技術,大數據技術,企業運營模式已從延遲運營走向了實時運營模式,企業未來的管理可以智能化運營。
隨著互聯網技術、人工智能和計算能力的發展,無人駕駛從想象變成現實。易車公司董事長李斌認為,汽車行業將面臨一百多年來最重大的一個變化,他指出,租車平臺和無人車產業的蓬勃發展,使得汽車產業患上了“互聯網焦慮癥”,最焦慮的就是未來大家不買車了。
滴滴出行總裁柳青表示,作為互聯網新兵,深刻感受到中國政府在推動新產業、新經濟方面力度之大。也慶幸能夠生在這個時代,有機會在國際舞臺上去PK最頂級的競爭對手。她將共享出行面臨的挑戰比作1848年汽車與馬車之間的戰爭,“當新科技出現時,法律和法規的滯后于科技的發展是非常正常的,作為從業者,只要我們堅信科技的力量,只要我們真正有作為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去幫助政府,去跟政府一起思考新科技所帶來的社會問題,我相信共享出行會讓人們的生活更美好。”
360總裁齊向東指出,人工智能、機器等新興產業的發展,會讓人類面臨更大的網絡安全風險,進而推動“安全產業”成為網絡經濟的新“風口”。他表示,很多人都在憧憬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一些企業還帶來了“自動駕駛”汽車,但是,目前的實驗表明,入侵者可以通過“數據欺騙”的方式遠程遙控“自動”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