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7日,一場名為“文定國際景觀花藝節暨SIDP徐匯分社成立慶典”國際設計界饕餮盛宴在文定路258號文定生活廣場隆重舉行。
此次活動由徐匯區文創辦、區文旅局作為指導單位,文定生活文化創意產業園作為主辦單位,聯合SIDP上海國際設計師平臺共同舉辦,來自美國、馬來西亞、荷蘭、香港、臺灣的建筑類、環境類、景觀類、文創類設計師共300余人參加了活動。
上海市徐匯區文創辦副主任、區文旅局黨組副書記、副局長金建紅出席了慶典并致辭,她說, 園區是徐匯區域經濟發展、產業調整和升級的重要空間聚集形式,是招商引資、管理創新的主要載體,是促進產業集聚、發展的重要平臺。以文定生活為代表的文創園區,通過工業土地的二次轉型、升級改造,讓工業遺存重新煥發生機。2018年,文創產業占徐匯全區GDP貢獻度17%,在各行業中處于領先位置,園區的蓬勃發展在其中起到了尤為突出的作用。但是,在園區發展的迭代升級中,還應當正視其中存在的問題,比如功能定位不明確、文創主業不突出、產業集聚度不高,限制了文創產業的規模效應、聯動效應,制約了文創園區在經營生態上繼續提升和完善。
宜山路區塊匯集了建材、家居、家具等諸多國際一線品牌,在上海乃至國內家居建材行業都具備較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區塊中的文定路正在進行以設計和文創為特色的業態調整。文定生活將園區特色產業與區塊特色相結合,通過舉辦特色活動和引入優質設計資源,不僅提升了文化創意產業園的文化含金量和創意生產力,對宜山路區塊實體經濟在商業模式上轉型探索也起到了很好的支持作用。
同時她認為,此次文定國際景觀花藝節和SIDP徐匯分社的成立,是文定生活在提升集聚度、發揮園區產業輻射力和聯動作用的一次重要實踐。她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能夠整合各方資源,發掘園區產業特色,加強產業聯動,有效提升園區產業集群的競爭力。區文創辦和文旅局也將一如既往,在政策支持、產業指導、配套服務等各方面,為園區的創新探索提供有力支撐。
文定生活行政部經理趙曉黎代表杰匯集團、文定生活特別向全力支持本次活動的徐匯區文旅局、徐匯區文創辦,以及本次活動的合作方“SIDP上海國際設計師平臺”為表示最衷心的感謝,她表示:文定生活文化創意產業園是上海唯一一家以家居創意設計為主題的創意園,集合頂級家居品牌、知名設計工作室、高端設計沙龍,形成了融藝術活動、購物體驗和創意生活為一體的個性空間。如今,花藝已經越來越被認為是體現個人品味、修養,尤其是給空間帶入情感的必需品,而時尚家居趨向于混搭與融合,追求藝術和美感,本次景觀花藝節的意義在于讓花藝與家居融合,來源于生活,依賴于創意,趨同于人心,讓花藝與家居給人帶來舒適、溫馨感覺的同時,更給人帶來時尚創意與文化藝術的享受。文定生活未來將把花藝節長期舉辦下去,而且要越辦越精彩,為生活帶來更多的美好。
來自SIDP上海國際設計師平臺的創始人吳曼倫先生接著發言,他對SIDP上海國際設計師平臺徐匯分社的成立表達了熱烈的祝賀,并希望在未來的發展過程中,充分利用SIDP的國際設計師資源及廣泛的國際影響力,結合區文創辦、文旅局和所在街道的綜合產業整合與升級項目,為宜山路街道的再造輝煌行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美國的D&D平臺跨界設計師穆拉德博士做了“CROSSOVER DESIGN 跨界設計論”的主題演講,在演講中,他指出目前的“跨界”都是在文化領域、廣告設計等文化產業,而穆拉德博士的觀點來源于技術的跨界。跨界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借智”。跨界最難跨越的不是技能之界,而是觀念之界。他認為,不同的表現,不同的傳播,作品所賦予的含義不同,跨界設計就是給設計師一個全方位思考,多角度看問題的一個構想,不斷豐富設計,完善設計。
作為臺灣101大廈的設計師、上海新天地的七大設計師之一,著名行業專家馬濬哲先生用“文定生活療癒花園-從景觀命名禪述內含與構想”的話題,從景觀文化內涵的角度,描繪了未來宜山路區塊的發展前景,即通過景觀的文化內涵的發掘,打造別樣新天地,為區域的文創、文旅事業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隨后舉行的名為“景觀文化的品牌轉化與輸出”的圓桌論壇上,來自世界各國的景觀設計師、文創創意架構師、品牌文化專家就如何打造有生命力的景觀文化、景觀文化的可持續性發展、景觀如何實現主動的網絡傳播、景觀文化的品牌塑造等專業問題,展開了討論,專家們的前瞻新思維、創新性格局,引得到場的設計師們的一致的贊同,并引發了現場的交流互動,將活動氣氛推向了高潮。
為了將此次活動的設計理念及理論探討落向實處,主辦方同時宣布,將舉辦為期一年的“微·觀天下國際景觀設計大賽”,大賽將以宜山路區塊作為主要作品展示區,集中展示來自世界各地的景觀設計師的參賽作品,并配合5G網絡、社交推廣等新手段、新媒體,將賽事過程進行全網發布,以進一步擴大影響力。
活動在熱烈的氣氛中圓滿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