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某知名衛浴潔具品牌的產品被電視臺曝光產品質量有問題,其水龍頭含鉛超標高大10幾倍。這則新聞曝光后,引發眾多網友和各地電視臺轉播。人們還沒完全消化完這事后,這家企業立馬拿出相關的資格證明和請了國家權威的機構對產品進行測評,結果均表示“產品不存在質量的問題”。那么曝發這則負面新聞背后的隱情是什么?是有人刻意抹黑還是競爭對手打擊的另一種手法?
這則新聞曝光不久,另一家衛浴企業馬上在全國各大媒體和新聞報紙上紛紛推出自家無鉛水龍頭的產品,兩件事情怎么會發生得這么巧合?難道背后有什么隱情?

衛浴企業發生“性”丑聞背后的隱情
或許你會認為這也只是偶然而已,但不可否認一定的是,這家則推出無鉛水龍頭的企業有著很大的“作案”動機。首先,他的動機就不純,趁著別人出現“新聞”而大推手筆。有人推測,或者就是這家企業在背后搞的鬼。
據了解,無論什么行業,這種在背后惡意抹黑競爭對手的手法是時有發生。我們且不說最常見娛樂圈是如何,現在延伸到各行各業當中。一些企業的競爭對手特意使用一些不真實的小道方法,目的就是狠狠地打擊自己的同行,為自己牟取更大的利益。
時至今日,事實的真相已經難以考究,水龍頭也只不過是衛浴行業的配件之一。但從這些事件發生的過程和影響,卻也可以給衛浴行業一個十分重要的警示:不管是真實存在品質問題,還是“莫須有”的罪名,接連不斷的負面報道,已經讓消費者對于整個衛浴行業的產生了信賴危機。
把別人的痛苦建立在自己的快樂之上的方法并不可取,衛浴界頻頻爆發生質量問題,消費者如今已產生了極大的不信任。國內諸多品牌如此,轉投把眼光放在國外品牌之上。競爭對手良性的競爭能相互之間取得更大的進步,而惡意炒作不但傷人且傷己。衛浴企業之間的競爭,應是以產品的設計、創新,渠道的建設、品牌的影響等方面為主,通過品牌壓制對手,通過產品贏得競爭,才是最正確的競爭策略。
一味抹黑對方,來達到自己的目的并不可取,這樣做雖能取得一時的成就,但也不是長久之計。衛浴企業與企業之間可通過良性的競爭不斷進步,取得消費者對品牌的認可,這才是企業發展與生長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