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太陽能龍頭“老大”皇明集團的當家人黃鳴再曝潛規則。這次針對的是空氣能熱水器是否具有節能減排的效果,空氣能產業在推薦時可以節能75%的說法,令人感到質疑。它是否具有其真實性呢?是夸大其詞還是另有隱情呢?
實驗室中操作跟現實在生活中消費者使用的環境各不相同。如果拿實驗室中得出來的數據跟消費者現實操作中混為一體的話,那么就具有夸大其詞的作用,以偏概全。一兩次的實驗并不能代表著什么。就像皇明技術總監所說的那樣:“憑什么有把在實驗室標工況的測試拿到現實消費者使用中呢”。
皇明技術總監張立峰提出質疑:“什么環境下節電75%?零下5℃也能達到嗎?這是年平均能效還是在試驗室標準工況的測試?如果是年平均值,在國家標準中,沒有平均能效比的概念。如果是實驗室標工況下的數值,涉嫌以偏概全糊弄消費者。”
據一位從業者表示,空氣能熱水器節電75%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很難實現。當氣溫低于5℃以下,空氣能熱水器就存在結霜,0℃以下則會結霜嚴重,結霜會封堵吸熱裝置的空氣通道,不僅無法節能,反而會增加能耗。
據了解,皇明已經就“家電企業詆毀太陽能、欺瞞消費者”問題向國家質檢總局寫了“投訴信”,請求相關部門嚴懲這種現象。業內專家分析認為,隨著皇明對該現象的舉報,未來一段時間內空氣能熱水器行業乃至整個熱水器行業或許會迎來一次全新的能效、性能跨行PK,產品的能效宣傳或許將迎來凈化。競爭將從概念的推廣轉變為核心技術的直接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