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品牌網訓,本次出臺的《壟斷司法解釋》,即在舉證責任分配、免證事實、專家證據等方面作了解釋和細化,以保障壟斷行為受害人的權益能夠得到有效救濟。在舉證責任方面,《壟斷司法解釋》區分了不同的壟斷行為類型,在舉證責任分配方面,分別作出了規定。
對于公用企業以及具有獨占經營資格的經營者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案件,法院可以根據市場結構和競爭狀況的具體情況,認定被告在相關市場內具有支配地位。對于明顯具有嚴重排除、限制競爭效果的特定橫向壟斷協議,即《反壟斷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第(一)項至第(五)項規定的壟斷協議的,被告應對該協議不具有排除、限制競爭的效果承擔舉證責任。
但是,就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有關訴訟,原告應對被告在相關市場內具有支配地位和其濫用市場支配地位承擔舉證責任。被告以其行為具有正當性為由進行抗辯的,應當承擔舉證責任。對于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證明,原告可以以被告對外發布的信息作為證據。
同時,《壟斷司法解釋》也引導當事人通過專家證人、專家意見的方式幫助查明案件事實。當事人可以向法院申請一至二名具有相應專門知識的人員出庭,就案件的專門性問題進行說明,還申請委托專業機構或者專業人員就案件的專門性問題作出市場調查或者經濟分析報告。
在損害賠償方面,司法解釋也規定,根據原告的請求,人民法院可以將原告因調查、制止壟斷行為所支付的合理開支計入損失賠償范圍。
同時,行業協會的章程等內容,也被正式納入了反壟斷的范圍!秹艛嗨痉ń忉尅芬幎ǎ辉V合同內容、行業協會的章程等違反反壟斷法或者其他法律、行政法規的強制性規定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法認定其無效。
針對《反壟斷法》所確立的、行政執法和民事訴訟雙軌并行的執法體制,《壟斷司法解釋》也作出了具體回應,明確規定反壟斷民事訴訟不需要以行政程序為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