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來自喀喇昆侖的消息擊中了中國人心底最柔軟的部分——去年六月,四名戍邊士兵在中印沖突中犧牲。人們含淚緬懷英雄的同時,也開始重新審視英雄在新時代的內涵和外延。
黑格爾曾說“英雄是民族精神標本的博物館”。
也有人說過:“他是一個民族的精神圖騰,是一個國家內生力量的精神內核,是通往未來的盜火者。”
英雄的外延,在時代變化中拓展
貫穿2020年的疫情,改變了很多東西。不同于往年,牛年春晚少了幾分愉悅,多了幾分厚重。
那些在變局之年中力挽狂瀾的人,成了春節期間的焦點。
最引人矚目的,是嫦娥五號的締造者們——他們完成了一段歷史,幫助中國航天事業與世界領先選手站上了同一條起跑線。
除夕夜央視春晚的舞臺上,在嫦娥五號返回艙旁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總指揮、總設計師、中國科學院院士楊孟飛擲地有聲:“未來中國人必將探索更遠的太空。”
在剛剛過去的2月22日,嫦娥五號探月任務國家級表彰大會召開,“追逐夢想、勇于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探月精神被提煉出來,融入中華民族的精神洪流。
屏幕上,接受表彰的人,文質彬彬靦腆溫和——他們正是這個時代的英雄。
英雄這個詞,自誕生之日起,外延就在不斷隨時代變化。
戰爭年代,指揮若定的將領、勇武過人的先鋒、誓死不屈的烈士,是英雄;和平年代,無私忘我、不辭艱險、為人民利益奮斗的人,是英雄;參與國家重大項目,努力做出貢獻的人,是英雄;在平凡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跡的個體,也堪稱英雄。
英雄的定位,也不再僅限于個人,它可以是一個人,可以是一個團體,也可以是一家企業。
英雄的旅程:受命于危難,挽狂瀾于既倒
當今世界是一個多元的世界,商業占比越來越大。掌握核心能力的企業、引領行業發展的企業,擁有更多話語權,同時也在引領時代的發展。
而商業領域的競爭,成為當今國與國之間競爭的主流。它表面上看起來波瀾不驚,實則劍拔弩張,影響深遠。
比如芯片之爭,它不只是企業之間的市場爭奪,而是可以上升到國家安全高度的關鍵戰事,一家強大的芯片企業,可以推動一個國家多個層面的發展;又比如新能源汽車賽道的激烈角逐,它是中國汽車行業彎道超車的機會,也是打通產業上下游,實現全面突破的窗口;同樣關鍵的,是乳業之戰,這關乎中國寶寶的口糧安全防線。
2008年,中國乳業遭遇安全危機。有數據顯示,2008年之前,國產奶粉市場份額一度逼近65%。但在2008年之后,進口奶粉市場份額曾一度高達75%。
奶粉海外代購成了最熱門的生意。消費者對海外品牌如數家珍,對國內乳制品卻疑慮重重。
中國乳制品行業到了最危險的時刻,如何擺脫困境?何時能擺脫困境?還能不能擺脫困境?這三個問題,讓包括飛鶴在內的所有行業從業者,陷入深思。
飛鶴奶粉始建于1962年,是中國最早的奶粉企業之一。2007年,飛鶴進行重要戰略轉型,投入幾十億資金,建設產業集群,加碼從牧場到運輸、生產的基礎建設,希望全面優化產業鏈上下游,為中國寶寶提供更優質的奶粉。
飛鶴智能工廠
2008年,安全問題席卷整個行業,盡管飛鶴獨善其身,卻依然被殃及池魚。但就像所有英雄史詩的轉折點一樣:遭遇絕境之時,就是反擊之日。
飛鶴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在“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認知指導下,飛鶴提出要生產“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奶粉。
這不單純是一個品牌的營銷定位,更是飛鶴的前進方向。此后的十多年時間里,為了得到更接近中國母乳的配方,飛鶴研發人員經過一次次地研發探索,精準勾勒出中國母乳中蛋白質、脂肪酸、氨基酸等關鍵營養物質在整個泌乳期的動態變化,為研制更適合中國寶寶體質的奶粉奠定了基礎。
中國飛鶴全球首發三大母乳研究成果
研發之外的生產環節,飛鶴始終持續加大產業鏈上游的投入。如今,這一深耕,已開花結果:
在北緯47°世界黃金奶源帶和廣袤的黑土地上,飛鶴打造農牧工專屬產業集群,實現了從源頭牧草種植、規模化奶牛飼養,到生產加工、售后服務各個環節的全程可控,從源頭保障飛鶴奶粉的新鮮高品質……
飛鶴自有牧場的現代化擠奶大廳
反擊的路途并不平坦,但飛鶴的主動與實干,在科研方面持續投入,在生產方面持續深耕,在模式方面持續創新,幫助行業止住了頹勢,也將中國乳制品重新拉回正軌。
根據央視財經數據,2019年國產嬰幼兒奶粉市占率重新回到65%,這其中,一年銷量超過1億5千萬罐、市占率攀升至17.2%的飛鶴,無疑是這一輪國產奶粉振興的領頭羊。
在2021年中宣部、國家發改委發布的“誠信之星”特別節目上,央視點評飛鶴為中國奶粉贏得世界尊重。
受命于危難之際,在沉沉黑夜中獨自堅守,找到方向并始終相信,調動一切資源實現遙不可及的目標,最終力挽狂瀾,帶領眾人重回坦途……
這是所有英雄旅程的相似路徑,遠古史詩中走出的奧德賽是這樣,喀喇昆侖的戍邊戰士是這樣,兩彈一星、嫦娥五號的科學家們是這樣,商業時代的華為、比亞迪、飛鶴也是這樣。
——英雄們有類似的經歷,也有相同的精神內核。
英雄惜英雄:家國情懷、理性思維與理想主義
2020年,飛鶴有了一個新身份——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嬰幼兒配方食品官方合作伙伴,刻有“中國飛鶴”字樣的名牌,被嫦娥五號帶到了月球,并被永遠留在了月球表面。飛鶴明星產品星飛帆也成為首個進入地月空間的嬰幼兒配方食品。
中國飛鶴首次探月工程搭載
這樣的榮耀背后,是嫦娥五號團隊與中國飛鶴之間的“英雄惜英雄”。
嫦娥五號探測器系統總指揮、總設計師楊孟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說,嫦娥五號探測器的研制隊伍最大的特點就是“實”。
“這個實首先是以國為重,把愛國情懷落實在實際行動中,并成功報效祖國;第二個‘實’是敢于創新,面對實際問題攻堅克難,用實際效果確保成功;第三個‘實’是嚴慎細實,扎實工作,追求卓越。”
而這,也恰恰存在于中國飛鶴的精神內核中。
在飛鶴官網上,有一道使命:
飛鶴希望,讓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飛鶴奶粉,中國人的飯碗任何時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中國人的飯碗應該放中國糧!
而為了實現這個家國情懷,飛鶴的做法也非常“實”。
天下難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細——飛鶴用了58年的時間進行母乳研究,不斷優化配方,不斷突破嬰幼兒食品接近母乳的新高度,生產環節不斷優化提升產業集群,從奶源地到運輸、再到生產、銷售,重新定義乳制品生產流程。
其次,雙方的骨子里,都認知到“創新”的重要性——對于科技的堅持,對于專業能力的確信,讓飛鶴取得了產品力和口碑的雙豐收。對此,兩彈一星功勛科學家孫家棟院士為中國飛鶴題詞:堅持科技自立,共筑強國夢想。
孫家棟院士為飛鶴題詞
最后,英雄惜英雄還體現在“因為相信,所以看見”的理想主義——探月工程起于篳路藍縷之時,飛鶴崛起于行業敗軍之際,面對沉沉黑夜,若無信仰,何談堅持?
2020年9月19日,飛鶴高管團隊參觀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海南文昌航天發射場,向奮戰在科研生產一線的試驗隊員們贈送了價值30萬元的中國飛鶴營養食品,這是雙方的第一次會面。
兩個月后的11月24日,嫦娥五號搭載著星飛帆和“中國飛鶴”銘牌成功發射升天。12月23日,在嫦娥五號返回交接儀式上,中國探月中心向中國飛鶴移交嫦娥五號搭載的星飛帆樣品。
正因為心懷家國,堅持理性思維,又堅信理想主義,民族事業與民族品牌才能實現與時代齒輪的嚙合,實現英雄之間的惺惺相惜。
大國崛起與英雄時代
中國正走在大國崛起的路上,但是,要跨過“修昔底德陷阱”,前途依然漫長。
2021年的世界,是一個新格局,危與機并存。
對于中國航天事業來說,過去幾十年的發展,讓我們有機會站在新起跑線上,在深空探測、火星開發、載人航天等領域,與對手同臺競技。然而,這也意味著,前路再無可學習借鑒的對象,需要付出更多的探索與嘗試。
對于中國制造業來說,2020年的世界局勢讓中國制造業企業逐漸意識到品牌的重要性,逐漸意識到專業主義、長期主義的必要性。
對于中國乳品行業來說,重新奪回市場,不過是一個新的開始。
2月21日,2021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主要內容是,“十四五”開局之年,針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
對此,作為中國嬰幼兒奶粉行業的龍頭企業,飛鶴在研發、供應鏈、草種培育和數字化轉型等方面,持續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
這股子主動精神,正如同探月精神一樣,也如同這12年間,飛鶴成為英雄時一樣。
噴涌而出的英雄,推動大國崛起。大國崛起的時代,也必然英雄輩出。
于是,我們在航天領域,看到了嫦娥五號走向星辰大海;在通訊領域,看到了華為永不退縮;在乳制品行業,看到了飛鶴振翼。
對于這些力挽狂瀾的企業和個人,我們不吝于最濃重的筆墨,去傳播他們的家國情懷、理性思維和理想主義。
電影《你好,李煥英》中,一句“人只要有一種不服輸的精神,就會有光彩”,對中國企業來說,亦如此——不服輸、敢創造,就會有未來。
2021年,中國可能會迎來一個群星閃耀之時。
時代的英雄們是盜火者,是吹哨人,也是領路人——在黑夜中舉起火把,為眾人指引方向,披荊斬棘,領跑于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