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人把童裝市場比作是中國服裝市場最后一塊蛋糕,如今這塊蛋糕正遭遇國內外知名運動品牌爭搶。早在2001年、2002年,國際運動品牌阿迪達斯、耐克就已經分別開始進軍童裝市場。近兩年,國內運動品牌安踏、李寧、361°也通過各種途徑推出自己的童裝,開始搶占中國童裝市場。
為什么是最近兩年?為什么是運動品牌扎堆進入?細想一下,也很好理解。著名童裝品牌有資料顯示,2010年開始,我國迎來第四次新生兒出生高峰,出生率增長將持續到2030年才開始慢慢下滑,兒童產業初步估算約有1000億元的規模,可以說兒童產業在未來20年中都將處于一個發展的好時機,作為兒童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童裝市場的潛力驚人。
同時,兒童在3~7歲這個階段運動量大,并且身體處在發育期,所以運動童裝除了款式,還得注意運動保護等問題,相對成人而言,童裝在這一方面還處于很初級的階段,市場空間很大。而專業的運動保護只有那些具備專業能力的運動品牌才能提供,運動品牌的先天優勢為其進駐運動童裝掃平了技術上的阻礙。另一方面,近幾年運動品牌市場整體發展趨勢漸緩,各個運動品牌廠家都在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童裝市場的巨大潛力自然使得各大品牌趨之若鶩,成為下一個戰場。
不同的是洋品牌與本土品牌的市場定位稍有不同。從價格上看,阿迪達斯、耐克童裝售價一般在300元左右,一件羽絨服售價在千元以上,而安踏童裝定位于中低端市場,200元以內童裝居多,李寧童裝也瞄準中檔市場,在同等質量和科技含量條件下,保持價格優勢。
歡迎轉載分享本文“運動品牌分搶童裝蛋糕專業度還需提升”,轉載時請保留文章版權來源網址中國十大品牌網童裝品牌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