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把脈找準時機強化品牌形象。據不完全統計,益高衛浴、雪萊特、美的、佛山照明4家佛山企業成為本屆奧運會國家隊的贊助商。
據不完全統計,益高衛浴、雪萊特、美的、佛山照明4家佛山企業成為本屆奧運會國家隊的贊助商。而隨著奧運冠軍孫楊和葉詩文的名聲大漲,有企業也大嘆“這回押到寶了”,同時,也有企業主動出擊,或大打“奧運營銷”擦邊球,或以基礎設施建設為切口從外圍“進攻”。
倫敦奧運會近日在“倫敦碗”內落下帷幕。對企業來說,奧運會不僅是運動員體育賽事的競技場,也是企業的“奪金場”。當然,精明的佛山商家們也不忘在“倫敦碗”里算一筆奧運“經濟賬”。
和四年前的北京奧運會相比,中國企業體育營銷的表現,還是有了明顯滑坡。姑且不論最頂級的“TOP伙伴”,其下四級奧運贊助商中,也都沒有中國品牌的存在。就算不是奧運官方贊助商,贊助某個代表團、某支運動隊的中國品牌,也遠不如四年前那么搶眼。
然而在分羹的背后,記者發現,與上屆熱火朝天的奧運營銷不同,部分佛企對此并不感冒,緣于今年國內外經濟下滑,奧運營銷太貴,收不回成本。
在企業搶食分羹“倫敦碗”背后,也有佛企對奧運營銷并不感冒。東鵬陶瓷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奧運營銷的投入很大,即使是打擦邊球也需要不少的成本,而如微博之類的營銷,投入是少,但是效果比較有限。該負責人表示:“對于體育營銷,東鵬也曾考量過要贊助一些籃球賽之類的,但是忖度了很久,覺得和企業的關聯度不是很夠,最終放棄。”
新中源相關負責人也表示,今年整個行業形勢很不好,確實都會去考量要如何提高銷量,但會更青睞于“花小錢,辦大事”。利用奧運賽事做營銷,投入成本都會比較大。
實際上,不僅佛山的企業,與2008年對比發現,今年,中國企業對于奧運營銷的熱情大大減弱。在奧運會的贊助商中,中國品牌幾乎全線撤退,只有一家來自中國臺灣的企業宏碁集團成為頂級贊助商,以及北京水晶石數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官方供應商。 在今年的倫敦奧運會上,憑借著400米、1500米自由泳兩塊金牌,孫楊一炮而紅。而與其同隊的葉詩文,也憑借兩塊金牌迅速刮起一股“葉旋風”,他們很快被媒體評為最具商業價值的體育明星。
就當聚光燈對準國家游泳隊時,佛山的益高衛浴成為了最得意的贊助商之一。“實在意外。”去年12月29日,益高衛浴砸下1800萬元與國家游泳隊簽訂3年的戰略合作計劃,益高衛浴品牌部經理劉繼勇興奮地告訴記者,沒有想到,這一簽,卻簽下了兩個今年奧運會最有商業價值的運動員孫楊和葉詩文。
專家把脈:找準時機強化品牌形象
“佛山的企業還是太中規中矩了。”李苗認為,總體而言佛企操作方式還是太多常規,效果甚微。“既然花上千萬成為贊助商,就不應該只滿足于貼一個標簽。”
除了“以奧運之名”外,企業最直接的受益方式,是在舉辦國大興土木建設基礎實施、比賽場館時,將產品賣出去。記者獲悉,相比于北京奧運會和廣州亞運會,佛山制造進入場館難度加大,企業只能從外圍突破。
雖然要從遠在倫敦的奧運會中分得一杯羹太難,但是還是有佛企“見縫插針”成功吃到奧運這塊蛋糕。其中,酒店、餐廳等奧運外圍設施成為燈具十大品牌佛山的LED企業的突破口,而一些企業也通過海外銷售網絡成為奧運供應商。 李苗指出,佛山企業多為工業制造業,與體育的契合度較小,因此,如何尋找策劃營銷成為關鍵。其中,最好的方式是通過事件營銷、制造話題,提高曝光度。另外,也可通過在銷售上,與奧運掛鉤,如京東推出當日中國獲幾枚金牌,次日京東降價幾折的活動,較為成功,即制造了新聞,也起到促銷作用。
此外,李苗強調,與快消品行業不同,工業企業通過體育進行營銷不能立馬體現在銷量上,因此應該立足長遠,做好后奧運時代的營銷很關鍵。“組織巡演、簽售、投放媒體廣告等都是比較好的方式。”李苗建議。
“我們是給英國的合作伙伴ENDON做代工。”凱西歐燈飾有限公司總經理吳育林告訴記者,2010年在英國的銷售額同比增長78%,提高了在英國、德國的客戶心中的知名度和形象。不過,他仍耿耿于懷,用的不是自己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