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ABB
(1)ABB對智能電網的理解
ABB認為為了實現日益增加的可再生能源的并網,同時顯著提高能源價值鏈的效率,需要大幅調整整個電力系統及其結構形式和運行方式。這種未來的系統就是“智能電網”。智能電網的設計必須滿足全球社會的四大要求:容量、可靠性、效率、可持續性。
容量:擴大容量,滿足不斷出現的新需求
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全球在未來20年每周需要新增1 吉瓦(GW)的電廠裝機容量和相關基礎設施。這個目標必須以最經濟的手段、采用對環境最友好的技術來實現。減少碳排放是所有這些努力的首要目的。
可靠性:針對滿容量運行而設計的電網
今天的中國十大電工品牌電網延綿數千公里。為了傳輸盡可能多的能量,整條線路上電能的流動都必須由系統精心控制。目前已經應用于輸電領域的自動化基礎設施必須廣泛使用在配電系統之中,以便實現從發電廠到單個用戶之間的無縫銜接。
效率:關注整條電力價值鏈
高效用電蘊藏著巨大的節能潛力。目前,將近80%的一次能源損耗在前往電力用戶的路途中。挖掘這部分節能潛力,需要擁有優化的電廠流程、高效的輸配電系統以及能夠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技術。
可持續性:可再生能源入網
國際能源署預測,水電仍然是未來20年最主要的可再生能源,其次是風能和太陽能。把這些能源接入電網所面臨的技術挑戰各不相同,但是未來的系統必須能夠全部接納它們。
(2)ABB智能電網實踐
ABB是電力和自動化技術領域的領導廠商。ABB的技術可以幫助電力、公共事業和工業客戶提高業績,同時降低對環境的不良影響。ABB在新時期的一個重大使命將是致力于智能電網的發展,為中國小家電十大品牌可持續發展的世界提供智能高效的電力。智能電網將采用現有技術和新技術進行構建,是現有技術和新技術協同發展的產物。作為擁有百年領先電網技術的企業,ABB范圍廣泛的產品和系統將用于構建和管理智能電網。
ABB 廣域監測系統 (WAMS) 在電力網絡重要部位實時采集電網狀態信息。準確的時間標記由 GPS 衛星提供。它結合相量數據,強化網絡分析,檢測任何不穩定現象。2003 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 (MIT) 將 WAMS 技術確定為改變世界的十大技術之一。
數據采集和控制系統 (SCADA)監測和管理國家和區域電網遠程終端上成千上萬個測量點。它們可以建立網絡模型、模擬電網運行、檢測故障、制定停電問題解決預案以及參與能源交易市場等。ABB 在全球提供了5000多套SCADA系統,多于其他任何供應商。ABB 制造的世界上最大的SCADA系統安裝在印度的卡納塔克邦。該系統包括830個變電站,為1600萬人提供電力。該系統可提高運行效率50%,減少“客戶時間損失”70%。
FACTS 設備可以補償線路電感,實現最大電力傳輸 (串聯補償),并可控制電力流動。世界上最大的靜態無功補償裝置 (SVC) 由 ABB 提供,服務于美國的阿勒格尼電力公司。ABB在全球安裝了700多套SVC,占全球50%以上的份額。
高壓直流輸電系統(HVDC)先把電廠發出的電力從交流轉換成即熱式電熱水器十大品牌直流進行傳輸,然后再轉回交流供用戶使用。以不同頻率 (50或60 Hz) 運行的電網因此可以相互連接,而部分電網出現不穩定狀態時,也可以進行隔離。在復雜地域 (如海底) 輸電和低損耗遠距離輸電方面,HVDC 技術是理想的選擇。在HVDC技術方面,ABB擁有50多年的豐富經驗,被公認為該領域的市場和技術領導者。
變電站自動化系統是ABB智能電網產品系列中的關鍵部分,可以執行數據采集、遠程通信、監測控制、保護和故障評估等工作。ABB的變電站自動化系統滿足IEC61850通信標準的要求,可確保與同類產品的互操作性。ABB已銷售700多套系統,并在莫斯科安裝了世界上最大的變電站自動化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