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局揭秘:擦亮雙眼 避開購買板材三大坑人不吐骨技倆!板材品牌是家庭裝修中最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之一,但是近年來隨著各地黑心板材頻頻爆發,市民再也不淡定了。近日,我市工商局抽查了一批板材發現眾多品牌的產品不合格,為此,工商局相關負責人總結了商家常常用的一些技倆。了解清楚,以后就不會上當。
工商局相關人士表示,目前一些不法商家喜歡利用一些小技倆騙取消費者的信任,現在我們就去聽聽是哪三大騙人的技倆。
一、張冠李戴無中生有 亂說名號
如黃金木、富貴木、象牙木等很多材料,都是商家自己編造的名字,在木材名稱的國家標準中根本查不到這些說法。商法最喜歡做的手法就是把亂編一堆消費者沒有見過的名號來忽悠消費者。工商人員告訴記者,“商家常把名貴木材的名字硬戴在非名貴木材的頭上,或是將普通木材顏色加工后,頂替高檔木材,消費者一不小心,就會落入商家圈套。”
這種手法就是商家最常用的手法,張冠李戴無中生有,硬說自己的板材是名貴上檔次的板材,從而獲取更高的利潤。
二、以次充好
表面看上去很光滑、平整,但是切開來看,發現卻是千瘡百孔,蟲眼特別的多,外面看似很漂亮,實際卻不是。利用低級的板材,把表面弄得漂亮一點,再刷上油漆,這樣就變了優質進口的板材,價錢更是番了好幾番。工商人員表示,對于這些做法,在很多小作坊或者是小門店常用的技倆。
三、打著綠色旗子銷售
“我們的產品是零甲醛、零污染、綠色低碳的環保板材”,這些就是商家最常用的技倆,如今人們非常注重綠色環保的問題,因此,商家紛紛打出這樣的旗幟,以途有更多的人購買。工商人員表示,很多打著這樣標桿的板材很多都只是商家的一種噱頭而已,并不是真的如他們所說的那樣。
消費者想要買到綠色的板材,首先就是要看環保證書、看看商家其他的證書是否齊全;其次就是要看板材表面和內里,此外還要聞一聞有沒有很大的氣味,這些都是我們挑選好板材的依據。
資訊整理:中國品牌網
相關資訊:板材:質量真就能決定板材的環保性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