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8月18日,樂視將會全面上線“新鮮電商”平臺,屆時消費者就能從該網站購買到最新果蔬、五谷雜糧等等農副新鮮產品。近幾年,電商發展浩浩蕩蕩,縱觀整個行業發展,又有幾個是真正成功的呢?淘寶、京東、1號店的成功模式并不是人人都可復制的,樂視一頭載進“新鮮”電商行列中,我們并不看好它。
相關媒體披露,樂視已經在山西臨汾等地建設生態農莊作為其生鮮大本營,自建新鮮電商平臺相關的措施都已經準備充足了嗎?
樂視進入“新鮮電商”行列是開辟另一條莊康大道?還是自挖墳墓呢?
生鮮屬于生活必需品,而且具有黏性高、重復購買率高、毛利高的“三高”特性,這是吸引各路資本進入生鮮電商領域的主要原因所在。但是,大家在進入電商平臺之前是否都有考慮過這些問題呢?
問題一:是否有足夠的金錢砸下去?
淘寶是在2003年創辦,為了迎得壟斷性的地位,6年時間燒掉的錢在100億左右;京東在淘寶08年獲得壟斷地位時,銷售額剛剛突破50億,由此可見,發展電商平臺就是要有足夠的金錢“燒”,不然就會往下沉。樂視是否有足夠的金錢呢?如果長期在新鮮領域消耗,樂視是否已有充足的資金了呢?

問題二:渠道是否夠廣闊?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樂視進入“新鮮”電商平臺其渠道是否足夠廣闊了呢?或許樂視電視的硬件上購買可以殺出一條路,只是這條路可能是產生購買,后面倉儲、物流、配送、退換貨的事呢?是否都能考慮齊全了嗎?冒然進入電商渠道,樂視是否都把這些問題都考慮過了呢?
問題三:種類和品種的問題
樂視如果要做生鮮電商,品類必須齊全,畢竟是借助現有渠道來做,特別是有優勢的電視渠道,可以通過電視進入家庭購買來搶占市場,因此,在產品種類的問題之上是否都已經備齊了呢?跟那些國際巨頭大商場相比,你是否已有足夠的優勢了呢?
問題擺在眼前,樂視一頭載進“新鮮”電商平臺到底是否取得成功呢?它是在另謀新出路還是在自挖墳墓?這有待時間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