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消費者去購買裝修材料是有三種方案可行的,雖然說這三種方案是可行,但也存在著一定的利弊關系。消費者去選購時要看清楚自己到底是采用哪一些有購買方式。現在我們就去看看購買裝修有哪些方案吧。
方案一:親自去購買建材
利處:可以買到自己心宜的產品,樣式、材質都隨自己的喜歡。
弊端:裝修一般需要30至40天,用戶自己購買建材的話就要搭上更多的精力和時間,如果不及時,還會延誤工期;用戶購買自家的建材,因為數量少,不可能買到批發價,而且往往因為不懂計算用量而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浪費;如工程質量出現問題,因為難以界定究竟是施工問題還是建材質量問題,所以無法追責。

方案二:給裝修公司搞掂
利處:省時、省力、更省心。把一切都全權交給裝修公司搞掂,自己不用擔心裝修的煩惱。
弊端:目前裝修市場魚龍混雜,各種裝修陷阱也是防不勝防,其中在建材方面就有一些“黑幕”,如利用大多數業主對于建材的一知半解在選用中以次充好甚至偷梁換柱,利用業主對于價格的關注心理在建材費用上降低預算價抬高結算價……因此選一個正規的裝修公司就很重要了。
方案三:設計師陪同購買
利處:在專業人士的陪同之下,我們當然可以買到優質的材料了。
弊端:然而,選擇由裝修公司陪同購買或建議購買范圍的方式,也不排除某些“黑幕”的存在,所以有業內人士提醒業主一定要在裝修合同中明確約定權責關系。
因此,不管消費者是采用哪一種的方案進行購買建材產品,都需要留個心眼,自己要做好一手充足的資料,這樣就不用擔心被別人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