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企業普遍的感受大概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難熬。上半年的數據顯示,國內服裝市場整體銷售額增速只有9.82%,與去年同期相比下跌12個百分點;而在銷售業績下滑的同時,商鋪租金上漲、庫存積壓增多,更是時刻刺激著企業的敏感神經。
如何在重重壓力之下得到一絲喘息,繼續前進,又該如何逆向思維,在困境下占領制高點?這考驗著企業的智慧和勇氣。
提價不能包治百病
有人說,是不斷抬高的服裝價格推動了服裝零售的增長。的確,從相關統計數據來看確實是這樣的。
中華全國商業信息中心對全國百家重點大型零售企業的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1-6月,服裝類商品零售額累計增長9.82%,與去年同期的21.81%相比跌幅明顯,上半年服裝市場整體零售額增速與去年同期增速相差12個百分點。
不過,在第二季度,零售額出現了明顯回升,并保持了較為平穩的增長。與年初相比,第二季度服裝零售額增速與上年同期的差距明顯收窄。
2012年6月,著名休閑服飾品牌商品零售額同比增長達12.48%,增速相比4-5月合計水平多持平或有所上漲。其中,童裝零售額同比增長24.2%,比5月提升2.11個百分點。分析認為,各大商場以節假日為契機,不斷推出大力度的促銷活動是零售額增長的主要原因。
雖然,零售額的增長速度有逐漸走高的趨勢,但值得注意的是,從銷售量上來看卻是另一回事———2012年1-6月服裝類商品零售量累計增長僅為0.99%。可以得出的簡單判斷是,服裝類商品零售額的增長,大部分來自服裝價格上漲的推動。
對于提價帶來的效果,各方觀點不一。但是作為多家服裝企業的高級顧問和營銷專家的國際時裝品牌發展管理中心總裁王翔生先生,卻態度明確,“現在商場里服裝價格已經是虛高。”
他認為,根據經濟學的原理,是不應該在逆境時提價的,特別是對于那些目標消費群為中端的品牌,提價無疑是會流失掉顧客,“提價就是找死,加盟商會有反對,消費者也會有反應”。“在順境時我們連連提價,提到虛高,也都只是表面富貴,更何況此時是逆境。”不過,他也不認同減價或打折。他給出的建議是“只能從成本控制做起”,因為這方面很多企業做得都不夠好,“其實零售價格提高20%不如把庫存降低10%來得效果更好,從自身內部調整更直接有力。”
歡迎轉載分享本文“服裝企業怎么渡過“壓力山大”的一年”,轉載時請保留文章版權來源網址中國品牌網休閑服飾品牌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