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世紀90年代中期開始,中糧廣場就成為“進口家居集散地”的代名詞,然而,時過境遷,隨著各大知名家有居賣場的涌入,如今,中糧廣場已淪為了“沒落貴族”。記者從品牌布局來看,整個賣場除了NATUZZI、海絲騰、法之家、豐意德家居、歐羅巴等,幾乎難覓大牌身影。
居然之家、紅星美凱龍等等著名家居賣場的出現,使得中糧廣場失去了大部分客源,大牌撤場, “空置”店鋪,都讓中糧廣場的境地陷入尷尬。
相關資料顯示,中糧廣場開發商為北京中糧廣場發展有限公司,建于1996年,分為寫字樓(寫字樓裝修效果圖)、購物中心兩大部分,其中購物中心分布于地下三層至五層,記者在現場發現,四層、五層已經被封閉,實際開放區域為地下三層至三層。

曾經很輝煌,為何淪落到如此地步?
上個世紀90時代初期,中糧廣場曾經也有過很輝煌的時期,家居業界一度有“買洋到中糧”的說法。為何卻淪為只有陪跑的份兒呢?是什么原因造成中糧廣場如此落魄?
某業內人士告訴記者,中糧廣場作為家具品牌的聚集地,其硬件設施的不匹配開始顯現。雖然地處位置絕佳,但駕車交通并不便利,尤其由東至西,需要繞行才可接近;停車位的緊張成為限制客流的重要因素;經過十年時間,其內部裝修風格也稍顯陳舊;最主要的是,較矮的層高以及每層不太大的面積,已經不能滿足家具品牌展示產品的空間需求。
加之眾多知名高端賣場如同雨后春筍般遍地開花,租戶和消費者多了很多新的選擇,不再局限于中糧廣場,更多的人追求更新更現代化的建筑。中糧廣場由于跟不上時代的步伐,因此,漸漸沒落了。
業內人士表示,中糧廣場的興起與沒落有著多種因素,硬件上的不適合、經營定位的模糊以及競爭對手的分流,都促使中糧廣場目前的經營策略有所改變,否則將會從“貴族”身份沒落到“普通路人”。